双语现象对新加坡华语及华人文化有何影响

新加坡华语与其他华人区域的华语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新加坡是一个英语为行政语言的多余社会,同时,英语又是学校中教育的媒介语言,华语只是作为学校所有科目中的其中一科。所以,华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相对英文要少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新加坡华语,一定会具有自己的特色。就拿“华语”来说,除了在新马两地使用,其它以华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度或地区基本都不用这个词,而使用“国语”或者“汉语”。当然,“国语”另当别论,我们主要来看“华语”与“汉语”的不同,“华语”顾名思义,是华人讲的语言,而“汉语”特指汉族语言,而中国主要人口都来自汉族,所以也指中国的官方语言与大众语言。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新加坡的“华人”与“中国人”不同,他们很多都是早先年从中国沿海地区移民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早先年在西方国家接受教育再回来新加坡的,所以尽管皮肤相同,可是所接受的文化,尤其是语言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造就了新加坡华语中出现很多福建方言、广东方言和其他方言演变而成的华语,比如“搞定”、“家婆”、“酸人”等。另外,英文很多词汇也影响到了新加坡的华语,比如“起司”、“巴士”等。此外,由于地域原因,还受到马来文化的影响,比如:在口语中会夹杂“妈干(吃饭)”、“东巴类(倒反)”等词语。所以新加坡华语可以说是由不同人群、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经常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语言。这种语言对于世界上其他地域的华人来说并不是如此陌生,他们依然可以进行交流,包括来新加坡的中国游客、香港游客、台湾游客等,都不会因为新加坡华语而觉得茫然,只是觉得和自己说讲的华语有些许不同。

再来看新加坡的华人文化,新加坡华人文化受中国南方人、新加坡当地人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可以发现,新加坡所传承的中华文化,大多都来自中国南方以及沿海地区。比如端午赛龙舟的风俗,就连粽子也是和中国南方相似,中国北方端午节的粽子是正三角形,里面通常包红枣和江米,而南方的粽子多是菱形,里面包的东西也出现了鸡蛋和猪肉,而新加坡的肉粽也正是如此。再如中秋节月饼,在中国北方大部放地区,月饼通常都是红糖、果仁、青红丝等干果馅儿,而咸蛋馅儿的月饼只有广东一带才比较流行,这又和新加坡的双黄月饼相似。而新加坡当地很多华人结合华族文化与马来文化与一体,比如马来人在节庆时派“绿包”,就是受到了华人派“红包”的影响。关于西方文化,最有影响力的要数庆祝圣诞节了,新加坡华人把圣诞节看作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和华人农历新年的地位同等重要,此外,万圣节和复活节等节日,华人也是积极参与。由此看来,新加坡的华人文化又是一个综合体,不但积多种文化与一体,同时又讲各种文化互相溶入渗透,最后变成一个完整的结合体。

新加坡双语现象对华语的影响

英语作为新加坡主要的官方语言,80年代后期出生的年轻人,基本张口就是英文交流,即使会说华语也不会轻易地说出。其实这是一种语言侵入思想的表现。因为自从新加坡推行双语政策以来,英语华语的地位逐渐失去平衡,在小学,百分之三十的时间讲华语,百分之七的时间讲英语,到了中学,这个比例成了2:8。这要分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年轻一代受到了老一辈的影响。认为学好英语才是出路,因为无论毕业后找工作还是考学位,离不开英文,英文好了,出路就有了,而且确实在新加坡英文占有主导地位。就算一个人一句华语也不会讲,只会讲英文,对他的生活绝对没有影响。

其次,年轻人受到西方国家文化娱乐科技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很多相当前卫的科技产品均来自西方国家,比如Iphone、Ipad等等,加上媒介的影响,都是以英文作为主要媒介语言进行推广,年轻人耳闻目睹地接受了这些宣传。

最后,年轻人在社会交际中逐渐被同化了。从幼儿园开始,新加坡就是双语教育,交英文的老师不说华语,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小孩子的头脑像一张白纸,记忆力非常好,所以很容易就接受了这种语言,就算一个华人,在家爸爸妈妈都是讲华语,但是接受另外一门语言对于他们来说毫不费劲。再往后,到了小学、中学,学生群体中沟通都是以英文为主,自然而然没有人主动去利用华语沟通,华语就真正变成了第二语言了。

经过以上三方面的影响,就形成了循环往复,后代讲华语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张口就是英文。甚至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推广华语的运动,也是成效不大,原因就是很难从一个人的思想上去影响这个人的语言能力。我曾经看多很多的报道,说由于中国的经济腾飞,很多的新加坡华人要去努力学习华文,要和中国通商,可是我个人认为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有一个动机本身没错,可是把这个当成一个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不对了,那样下去,语言的学习成效未必有多好。

双语现象带给新加坡华语的“利”

在前言中我分析了新加坡华语的特色,是结合多个种族和地域而发展起来的。试想一下,这其实可以分为几类不同的人群。第一,老年人群,包括早些年来的福建广东人等,他们在生活中的沟通还是以方言为主,不过同英文比起来,他们更容易学习华语,这也就造成了他们的语言中是方言和华语相互参杂。第二,青年人群,由于近年华语的推广,多多少少还是能影响到一部分年轻人,可是这些年轻人是从小接受英文教育的,所以很多华语词汇在他们口中说出来直接就是英文的直译。在他们这群人中也许都能被理解,可是对于“圈外人”也许很难理解。第三,近年移民新加坡的中国人,21世纪以来,大批中国人来新加坡定居生活,逐渐溶入了新加坡的生活,可是在语言上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国的方言很广,很多人的华语中带有浓厚的方言音,如果说的稍微快一些,新加坡当地人听的不是很明白。我刚来的时候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形。

有了这样的三类人群,双语就可以发挥它的用武之地了。首先,双语现象便于老年人和子女们的沟通,现在年轻人和老人沟通,普遍是通过英语,有些是通过华语,极少数的年轻人去用方言跟老人家沟通,而对于老人来说,这样也恰恰符合了他们的实际情况,久而久之,老人群中会说简单英文和华文的人逐渐增多。记得去年我在一间小学实习的时候,我曾经带领学生去看望一些孤寡老人,有个老人和我们交谈过程中可以使用华语和英语,不过都是相当简单的,可是她转身和她的一个妹妹却用方言沟通。对于老人家老说,方言显示了亲切,可是要同外界联系,必须有意识地去学习方言以外的另一种语言,因此,在新加坡这样的独特环境下,就方便了老人可以使用多种语言与人沟通。其次,对于年轻族群,双语现象可以帮他们来纠正自己华语表达的错误。年轻人从小受英文教育,可是如果有需要,他们必须使用华语与人沟通,那么他们/她们就要知道自己的华语表达是否正确,正好可以借助自己的英文,通过英文思维,逐渐使用华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人家。尽管这样的表达会同用华语直接表达有出入,可是还是会让人明白我们的意思,比单一语言与人沟通要方便很多。最后,是近年来的外来移民,尤其是以中国人为多。从心理上来讲,中国人初讲英语会面临许多问题,甚至不愿意用英语表达内心的想法。可是华语对他们/她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很多环境中还是可以借助华语表达,再加上双语现象在他们/她们心中的影响,便会自我意识到双语的重要性。这样,就会在华语的基础上努力学习英文,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时借助华语的理解,因为新加坡很多媒体广告等设施都会出现双语,所以具备天然的学习资源,对于这类人群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学习英语环境。

双语现象带给新加坡华语的“弊”

双语现象除了带来正面的影响外,其实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在华语的学习中,一些学习者会把英文的语法带入华语中,比如:你吃先。我走先。除了语法上的表达错误还会夹杂英文词汇进行华语表达,比如:你吃先,then我吃。由于本地年轻的学习者从小接受英文教育,所以习惯了英文思维,当他们需要华语表达时,自然就把英文的表达直译成华语来进行表达,才出现这样的错误。另外一个问题,我认为英语和华语不平衡的双语现象也造成人们对华语的不重视,他们认为只要英语的表达明白,大家都可以知道什么意思,不需要特别强调华语的意思,这在很多商家的广告条幅上可见一斑。记得上次在东部一间卖观赏鱼的店前看到一幅广告,上面一句是英语,没有错误下面是华语翻译,有出现“钩鱼”一词(按英文意思是“钓鱼”),不仔细看还看不错来。看布条的颜色已经褪了很多,可想这幅广告挂了相当长的时间,可是这么久的时间居然没有一个人看出这个错误而且也没有人去更换广告条幅,可见这个错误在人们心目中根本不足为奇。相反,我家楼下有一间超市,他们最近在请售货员,大幅广告上有一个词是“Skill…..”,他们的意思是找有经验熟练的员工,其实我也没有发现这个错误,结果第二天再看,他们已经换成“skilled…”,这样小的英文错误对于他们来说都这么重要,换成华文恐怕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所以,我认为双语现象会在新加坡华语中起着一定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是负面的,所以要真正推广新加坡华语,并非是一件易事。

五、双语现象对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影响

新加坡华人文化尽管保留了很多内容,可是受到双语现象的影响,在很多方面有了些许改变。首先,双语现象中的华语与英语不平衡现象,会导致英语国家的文化占了重头戏,慢慢地就影响了华人文化。我觉得语言会影响到文化。例如:在餐饮方面,英语国家都是上一道菜后,客人吃完了再上下一道菜,而华人文化是上一桌子菜,然后大家一起举箸,便吃便聊天,再喝些小酒,增加彼此的友谊。可是新加坡的华人文化中餐饮这方面似乎不太一样,中餐也类似西餐一样,一道菜吃的差不多了,再上另一道,少了华人那种团聚热闹的感觉。我觉得这就是受到了英语国家文化的影响,而这个影响又来源于双语现象的比重失调。此外,在菜名上也有改变,本来华人菜肴都是起一些独道的名字,凸显菜肴的特色,可是受到双语现象的影响,名字变的直白,这也正是英语国家中菜单名字的特点。比如:佛跳墙,可能英语国家的人就不明白什么意思,但是如果把食材摊开来说,谁都明白。

新加坡的美食种类繁多,各个种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而华人文化中有一大特色就是“吃”,华人在吃上面会花很多的功夫,但是由于新加坡华人很多是讲英语的,但是要尝试华文菜肴,所以双语的特点就体现出来了,一个好听的华语名字,配一个实际的英语名字,这样一来,就把华语饮食文化的特点体现出来了。另外,在节庆方面双语现象也体现出了它的影响力,比如过年给红包的时候,英文翻译是“hongpao”,直接给我们的感觉不太明白其中的涵义,但随着每个人对实际物品的认识,都明白了,就是压岁钱,红包里装的是钱,寓意一个好彩头,无论大人小孩,都能说上一大堆道理来,小孩子学习进步,大人工作顺利,老人身体健康,同样红包,体现出不同的祝福,可是如果直接这样解释出来,未必英语背景的人能理解,可是直接讲“hongpao”,大家都明白了,因为在新加坡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双语存在有它的必要。

双语现象对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利”与“弊”

双语现象当然可以影响到新加坡华人文化,不过从中也体现出它的优点与缺点,在上面第五项中谈论到的内容,其实就是体现出来了双语现象的“利”,不但丰富了新加坡华人文化,而且让华人文化能被马来族和印度族接受。华人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对全球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各族同胞其实都十分想了解华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等等,可是要让其他种族能够真正认识到华族文化,必须有一种媒介语言,就是英语,其他种族同胞与华族同胞进行沟通主要通过英语,所以这中特有的双语现象在新加坡华人文化的传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俗话说,有利就有弊,双语现象也在其他一些方面对华人文化造成了误解,比如,报纸翻译中元节为“hungryghostfestival”,有人说这是“匈牙利鬼节”,实际是“饿鬼节”,也就是俗称的“鬼节”或者“中元节”。这样的情况只有在新加坡这种双语国家会出现,因为在中国,如果有英语国家的人问一个中国人关于鬼节的翻译,这个中国人一定会口头向他讲述一次,不会造成误会。而新加坡的双语现象决定了书面和口头都会出现这样的翻译,就必定会引起很多的误解,我认为这就是双语现象对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其中一“弊“。

综上所述,对与新加坡这样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推行双语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双语政策又要从学生幼年时期抓起,这就是为什么学校从小推行双语教学。尽管中英语在学校的比重不同,可是近年来看,教育部一直在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华语,尽量不要把华语与英语的比例拉的太大。李光耀说过:“他说:“如果没有华文、没有双语教学,今天新加坡的华人就会很不一样,丢了根了。”所以双语教学是重中之重,在学校里,要尽量在各种活动中使用双语,让学生在任何机会中都能接触到双语,其他场合,例如赛场、电影院、商场、游乐场等公众场所中,尽量呈现给公众双语标题或者说明,这样耳闻目睹的双语灌输,就好象婴儿小时就听古典音乐一样,叫做“灌耳音”,久而久之,华语会逐渐与英语一样受到大家重视。只有这样,双语现象才会慢慢推动新加坡华语的发展并且继续良性地传承新加坡的华人文化。

在英文的土壤播种一颗华文的种子

刘宁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吗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xiaowanjia.com/xbjs/8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