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18罗丰丝绸之路遗宝与中西文

罗丰:宁夏固原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参加、主持了北周田弘墓、固原南郊隋唐墓等重大考古发掘工作。

“丝绸之路考古”年9月16日。原载宁夏博物馆编:《朔色长天宁夏博物馆历史文物集萃》,北京:文物出版社,年,第-页。引用详见原文。

丝绸之路,一个脍炙人口的词汇,几乎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代名词。自德国地理学家与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V.Richthofen,—)提出“丝绸之路”的年间,世界上众多的学者以此为课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虽然研究的结果并未使人们的认识日趋统一,却令丝绸之路的概念不断得到外延,进而使丝绸之路扩大为横跨古代欧亚大陆连接东西交通贸易的路线。但是大多数学者更愿意采用所谓的狭义丝绸之路,因为这其中的线路是清晰的。而广义的丝绸之路,实际上在古代欧亚大陆之间的交流中是呈“网”状分布的。虽然东西方文化交流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已经开始,到公元前五世纪,通过东西方奢侈品贸易,丝绸已经被传输到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西亚的一些动物纹样也随着游牧民族而流入至中国北方,但丝绸之路的正式形成,则是在公元前二世纪汉朝大探险家张骞凿通西域之后。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是这条道路的起点,沿着泾、渭二河寻西而去,模渡黄河,经河西走廊,穿越新疆沙漠绿洲,从中亚撒马尔干(Samarkand)经伊朗、叙利亚,抵达地中海东岸,罗马便是其终点。经常性的东西方贸易使这条路线颇为畅通,降至隋唐时期达到空前繁荣,运往西去的是色彩绚丽的中国丝绸、精美的瓷器,东来的则是西方的贵金属、玻璃器等奢侈品。需要指出是,这里所说的西方,与现代概念中的西方大不相同,实际上是指西域以西的地区,包括今天的中亚、西亚。

宁夏,尤其是位于南部的固原地区,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图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量涌入,中亚、西亚各地商人、僧人、使者的渐次东徙,使这里成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的聚汇点和中转站,这一点可以从其境内发现的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得到有力的体现。

图一宁夏丝绸之路线路图

一、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北方游牧民族

公元前一千年前后,欧亚大陆的广大北方草原地区,先后进入了游牧化时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两大重要的文明,根据学界的最新认识,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先活动在中亚一带的是中国史籍《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塞种”,西方文献中称之Saka,现在通称为Scythians。现代学者依照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中的记载,将塞种人从东至西分为“王族斯基泰”、“游牧斯基泰”、“农耕斯基泰”、“农业斯基泰”等四大部分,前两者是由贵族和战士构成,后两者则附属于“王族斯基泰”。[1]斯基泰人对峙的对象是希腊、波斯人,而在中国北方,与商、周王朝对立的则是“戎狄”。需要注意的是,以戎、狄为名的北方民族与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不大相同,可能是处于农牧过渡地带的畜牧民族,或半农半牧民族。因为相似的地缘经济影响,彼此有着密切的交往和融合,由于他们也连接着东西方,促使欧亚各文明古国,通过这一媒介产生间接的文化交流。

兵器、马具、动物纹样(Animalstyle)是构成欧亚大陆游牧民族艺术的三大要素。[2]20世纪初以来,欧洲学者在讨论斯基泰人和希腊艺术之间的联系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动物纹样,进而试图将中国北方地区与南俄西伯利亚类似的纹样联系起来,寻找其根源。在中国北方的鄂尔多斯地区,这类纹饰的起源大约可追溯至公元前十五世纪。从公元前七世纪左右起,一种怪兽(gnyphon)题材的动物纹样,弥漫在整个中国北方草原造型艺术之中。这种超自然幻想动物纹样源于伊朗高原,然后向东传播,其中鹰嘴兽(mythologicaleagle)被大量运用在兵器短剑的首部。以北方系青铜器为主要特征的游、畜牧民族文化,是国际学术界







































济南哪里治疗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xiaowanjia.com/whtz/whtz/9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