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趣事之投稿

无论多大牌的作家都有被退稿的经历,我自然也不例外。

距离上次投稿已经两个月的时间了,看看有效期已过,我只好再投下一家。

据说以前的编辑部不录用稿件,将稿件退回,且还会说明一下不录用的原因。后来的情况是,稿件不退,但会告知不录用。再后来是,稿件不退也不告知不录用及原因。现在据说是,因稿件太多,编辑都不看,很多投稿件不经意之间就变成了垃圾。要是无意间被编辑打开且看上的稿件,那简直是跟中了六合彩一样幸运。

前阵子,有几个杂志社发了一篇文章,题目的大意是,你在纯文学期刊上发过作品吗?他们的观点是,只有在文学刊物上发的才算是好作品,因为,全国的文学期刊有限,作者无限,能上纯文学期刊的几乎百里挑一和千里挑一。

逻辑似乎没毛病,看到这样的文字,那些在所谓的纯文学期刊上发表过文章的人,一下子自豪的不得了。我不知道怎么就兴奋不起来,尽管我也在所谓的纯文学期刊和报纸上发表过文学作品。

在期刊上发表的作品的文学水平就一定叫高吗?什么人才能在期刊上发表文学作品?期刊上发作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是好作品或者不好的作品,标准是什么?好作品的标准是谁定的?

假如我们不分析清楚,就随便以一个所谓的概率数据来说事,总让人感觉杂志社在王婆卖瓜,杂志社那么牛,为什么关张的杂志越来越多?你说没有读者,现在有作家赚个百把千万的也不在少数,这些作家的作品都卖给谁了?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凭什么说,就你们杂志是专业的,那么多渠道呢,很多网络写手,粉丝好像都是百万级的。我们还是先逐个分析一下问题吧。

在期刊上发表的作品的文字水平就一定叫高吗?理论上应该是的。至少圈里人是这么认为的,尤其是那些国家级、省级的杂志,人家要顾及自己的名声,一般都会把握作品的质量,起码不会是抄袭的、有错别字的作品,文章结构上不会有明显的错误和纰漏。作品从创作到印刷发行,是集体的智慧和能力的集中展现。中间可能有不行的人或者不负责任的环节,但是这么多人和环节交织在一起,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更好一些。这是符合逻辑的。

什么人才能在期刊上发表作品?在文学刚刚恢复热度,市场经济还没有起来的时候,那时文学还是个圣殿,编辑中的绝大多数人应该还算纯洁,认稿不认人应该是那时的特征,现在很多自豪自己在文学刊物上发过文章的人,大多是那时候种下的果实或者跟杂志社结下的友谊。现在呢,情况完全不同了,编辑大多是只认人不认稿子,他们会想方设法地找名人约稿或者转载名人的稿子,要是没有名气的作者,编辑们根本不会睁开法眼认真地读一下他们的作品,即使不得已读了,也得一边翻书,一边拿着大棒子挥舞,似乎不找出点毛病都不会罢休的姿态。一般人作品选不上,那是因为你的作品不够突出。试问,谁都能写出莫言和阎连科那样的作品吗?假如你不认识莫言,莫言将作品交给你,你能认可吗?

杂志社说,他们会力推新人的,比如余秀华的诗不是上了诗刊了吗?她的小说不是也登在收获上了吗?我相信余秀华一定没有行贿的能力,也没有找人打招呼的资本,杂志社为什么会看上余秀华呢?我不客气地说,她具备可消费的资本。老少边穷、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妇孺僧道等等人群在很多时候都会成为被关照的对象。假如不是因为那个身份,你别说穿过大半个中国去找人睡觉,你就是穿越地球去找人睡觉,也没人搭理。

期刊上发作品的是哪些人?一是牛人,这是毋庸置疑的,莫言的稿子不仅要,而且还得约着要;二是能人,当官的、有钱的、有资源的、有姿色的等等,这些人别说发文章了,在中国就没有他们做不了的事;三是衰人,就是我说的老弱病残等,给弱者以机会不仅是情怀,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四是鸟人(被人羡慕嫉妒恨的),特别运气好,别看作品没特色,它可能成为编辑“糊天窗的豆腐块”,被临时替换下来作品的备胎,再或者像是被彩票砸中一样的命中了杂志急需的主题等等。

作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标准谁定的?这个其实不用说了,好坏当然是杂志社定的,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偏好及心情状态,心情好时,什么都是好的,心情糟时,看什么都别扭;标准是不用定的,他们宣传这个口号无非是为了说明,在杂志上刊登的就是好的,他们就是标准,他们也代表了标准。他们是谁?他们是一个以文学谋生的圈子。

他们不是以创造文学价值,或者推动文学发展做事,而是以如何抬高自己的身价或者自己获益多少而做事。

事实上:作品好不好需要历世才知道,否则曹雪芹不会贫困潦倒;杂志上的文章现在除了作者本人和编辑,大多数人基本不看,即使那些在同一期杂志上发文章的作者;三是现在很多赚钱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一定不符合文学的定义,如赚了几千万的《明朝那些事》,以及写盗墓、悬疑的那些作家,他们赚的钱可以买下几家所谓的纯文学杂志社;四是那些所谓的纯文学杂志都是国家或者省市的纳税人钱养着的,假如市场化,不知道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他们是否会将文学引领到另外一个方向呢?

杂志会越来越少,文学会持之以恒,你说,杂志有什么资格说自己代表了纯文学的高度呢?

朱晔(古磨盘州人),安徽望江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了六部专著。其中,三部历史散文:《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一部旅行散文随笔《一车一世界》,两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并在《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文学》、《金融文化》、《中国金融文化》、《金融文坛》、《中国城乡金融报》等期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出版万字。

古磨盘州人

我写我心,便是情怀!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盖百霖价格大概是多少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xiaowanjia.com/qtxg/9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