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人类学家眼中的跨文化交流我

这是第篇文章

本文为中国农业大学年全校通识课程《全球事务与发展》第五讲《跨文化交流——重构中心意识与他者关怀》的课堂记录。因全文较长,分两部分推送,以飨读者。本文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述跨文化交流中的主体认知及西方中心论。

主讲:赵旭东

赵旭东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王宽诚奖学金”,访问学者,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冯·沃伦霍芬研究所访问学者。他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的晚年入室弟子。在城乡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人类学等领域均有突出贡献。他发展了费孝通的乡土研究范式,在人类学研究领域成果卓著,代表作品有《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法律与文化》等。

赵老师

很少在这么大的教室讲课,确实不容易,上次至少应该是十年前,讲社会学概论,也是三个年级小两百人的课。今天很荣幸跟大家交流一下跨文化交流的人类学的视角。实际上可能好多人不太熟悉人类学和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概念。但是,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人类学是有它的责任的。因为人类学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通过一种文化的比较,来形成一个所谓的世界观或者说对自己以外的世界的一个看法。今天的这个世界,特别是对于中国而言,这样一门课,从跨文化角度或者国际的视角去看世界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在这过程中,中国的一些经验,中国的一些视角,可能能帮助我们重新调整如何看待世界的一些方式。大家也不要把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或者国际贸易,看得那么玄乎,实际上它就是跟我们日常看别人的视角差不多。今天我们应该更多地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这些混乱、无序的原因在哪。当然我们以不同的文化去进行比较的时候,既要看到自己的长也要看到短处。

自我的中心意识

在今天这个副标题里,有一个重要的对照,就是自我的中心意识,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文化里的人,一定有自己的自我意识。大家是中国人,在中国的文化里成长起来,所以认为用筷子吃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可稀奇的。但在你对面,如果一个人用手抓着吃饭,你就觉得他很不文明。实际上这种文明观就是从自己的视角去看别人的文明观,这种文明观越来越受到挑战,因为你没有去包容其他形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人类学就是要告诉你,在这样一个多样性的文化下,如何实现一种包容,对他人的发展以及其他人的价值观的一种接收、吸纳和转化。所以学了人类学的人一般都会有包容之心,不会说看什么都看不惯。这种看不惯,如果用文化的视角去看待,一切都无所谓。我们在座的各位大概没有人吃过蛇肉,大多数人,如果你跟他讲吃蛇肉的故事,他会皱起眉头,特别是你跟他讲蛇的美味的时候。再进一步说,我们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吃过老鼠肉?上百人里只有两个,那么我们就不去具体问感受,但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受,特别是不吃这种东西的人。但是对于人类学家而言,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包容的。就像我们中国,对中国人而言,习惯了不吃狗肉,在座的各位可能也有吃过的。当然从价值观上,多数人已经接受了,而且在自己的生活里把狗当成了宠物,它可以在你的床上随意做什么事情。但是这个观念实际上不是我自己的观念。在中国的语境里,狗是一个蛋白质的来源,在很多意义上,是用于看家护院的,许多跟狗有关的词汇都是负面的。而在美国的价值观,狗被放到了一个很崇高的位置上。再进一步举例,大家有没有去过美国?在美国呆过的人,去超市一定会感受到,超市里的牛肉一定比猪肉要贵,假如牛肉是十刀一公斤的话,猪肉可能就是五刀。都是蛋白质的来源,在他们的食谱里,猪比牛要低一个档次。在中国的文化里恰恰反过来,猪肉的级别是很高的,一年到头从来不吃猪肉,对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实际上我们猪牛肉的价格并没有像美国超市里的那么低。这不仅仅是一个生理需要,更多是文化的意义。

有一个文化学家写过《文化与实践》,里面分析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涉及一些所谓的从衣服到饮食到各个方面的差异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是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来看,未来在走向世界、走向他者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有自己的主体性的认知,同时又能够包容其他文化的存在。这个实际上是隐含着很深的道理,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法。在今天做到一个所谓的宽容别人的生活方式,从表面上看是这样一些小事情,但落实到具体层面就会有困难。比如,当下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处理中美贸易问题。很多人都把它当成经济问题,实际上经济没有问题,经济的问题已经转化成为更重要的文化问题,是一个政治文化。中美各方在相互理解什么叫增长,什么叫收入的增加,贸易的增加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我们追溯到年,一个人叫莱布尼兹,他是17世纪荷兰的一个哲学家,有很多身份。古代人与现代人不一样,他不是专家,而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实际上这是他的肖像画,大人物的肖像画的气相就不一样。肖像画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主题。中国是很少有肖像画的,都是人死了以后才画了祖先灵堂上的那种画,不算肖像画。但西方很早就画了肖像画,很多画家画自画像,就是想看自己从年轻到老的过程,背后隐含的实际上是个体主义的兴起。今天每个人都喜欢拍照,已经有了个体意识,对自己非常的自信。自己长相并非是西施那样,但觉得自己比西施还美,这就叫个体。集体主义完全是相反的,一个闲话。

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年7月1日---年11月14日)

莱布尼茨——光明的交易

莱布尼茨曾说过,在差异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光明的交易”。他指的是文化,就是你会发现最愿意交往的,恰恰是跟你有差异性的。因为你从差异性当中获得了很多东西,所以叫做光明的交易。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当你和你的朋友、同学或者熟人有许多相像之处时,实际上你们之间的交往就会有很大的危机。好多成为朋友的同学,他们之间一定有互补,有一定的差异性。那么文化也是这样,我们为什么待在自己的生活里会感到非常压抑,一旦把我们放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比如送到非洲,差别就非常大。我第一次去非洲,发现差别太大,原来是从书上了解的怎样怎样,真去了就发现他们的不同。我首先感觉到他们的时间观念就跟我们不一样。两点钟我是一定要来这上课的,要是晚一点到,只能非常有礼貌的道歉,这是我们叫做刻度时间的价值观。但是在非洲几乎是没有的,在政府机构里我们说两点钟开会,可能三点能来全就不错了,到了乡村更是这样。我们坐一趟去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的公共汽车,已经等了很多人。但是当问到他们什么时候有一趟车,答案非常的不一样。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无趣的问题,怎么会有人问时间的问题,他认为车来了就是来了,而不是什么时间来。而车不来的时候也没有焦急感,也没有下一个任务的明确的时间感。而我们,如果二十分钟还不到,课程就没有了。我们的约会等一切一切都会受时间的影响,生活是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的时间安排。但是在非洲,人们时间上并不是这样的,或者说是自然的时间,比如说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这趟车就来了,而我们按照的是刻度的时间,我们没有白天黑夜,完全可以晚上上课。所以这一切都是一个所谓差异性文化。但这个文化也不是纯粹的中国文化,已经有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了。终归还是一个差异性,莱布尼兹称这个为“光明的交易”。

西方与东方视角

在18世纪以前,整个欧洲对世界的认识还没有那么以自我为中心,西方白人至上的优越感,到18世纪以后就开始出现。这个优越感,到了年,有一本书叫做《东方学》,大家无论学什么专业都要懂得这本书,读过《毛选》还不行,还要知道萨义德的《东方学》。为什么这本书这么重要,是因为它把整个原来欧洲人的自我中心,那种文化自信给打掉了。因为它说,所有的西方对西方以外世界的研究,包括自然,都染上了一种东方学的色彩,也就是从西方去看东方的这样一个视角上的错位。这个解释起来其实十分困难,只要不懂这本书,我这么说也没有用。所以举一个非常的简单的例子,大家一听就明白了。什么叫东方,比如我们说中国人,随便请一位同学,你觉得中国算东方还是西方,她连犹豫都没有就说是东方,因为那首歌唱的也非常清楚,叫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但是想想这是说谁,这是说你自己。但是你自己为什么是东方,那是因为西方人说,这一波人叫东方。那么所有的视角,都是因为从西方的视角来看。我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连自己是哪里都要被别人鉴定。大家想,我们叫做东方,是我们要求从我们角度去解说这个世界,但应该是西方才是我们说的东方,那么这个时候就发生了很大的一些所谓的知识论上的危机。萨伊德的这本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人类学、社会科学,对所有跨文化交流有研究,特别是对东西方交流的研究,都是很重要的。

《东方学》

作者:[美]爱德华·W·萨义德

译者:王宇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7

我们需要小心这种在18世纪以后的西方的种族优越感和自我中心。在所有的表述、所有的研究和阅读中,要小心你可能陷入到这种叫做颠倒的东方里。我们唱的东方明珠这些歌,它背后的这些用词叫颠倒,就是把西方人的角度调回来看我们自己,我们还是在一个西方的视角下。大家去看我们所有的这些报道,如果你研究参考消息,我们最爱报道的就是中国如何即将超过美国,有很多这样的报道,当然美国人也会写这些。但是中国人会把它选择出来,说中国在某方面比如,科研投入,如何即将超过美国,中国人最喜欢看这样的报道。这样的报道意味着什么,实际上你还是把一个所谓的科技,超越美国科技的竞争,看成是第一位的。这就是西方看世界方式的一种东方化的模板。

西方中心论观点

西方中心论,是一个在研究跨文化交流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说白了就是西方人在18世纪以后特别是18世纪,他们开始因为科技、海洋贸易等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从而带来的思想是——从自己去看别人,自己认为是好的别人也应该跟着我。比如人权的概念,民主的制度。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在18世纪浮现出来,但是在这么多年与世界的交流中,很难推广到很多的地方。我们在非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容易进入,虽然我们在那里投资不如西方人多,我们容易被他们接受是因为没有一个前提条件,他们的前提条件就是你要想挣钱,就听我说的,我说的人权民主都得一一照做,否则不行。他们叫良制,没有良制我就没有钱。而中国不是,我们是说你需要什么,我们给什么,因为我们是朋友。你需要一个足球场的话我们就给你一个足球场,不管你的足球场给哪些人使用。朋友不是先接受一个条件,朋友就是无偿付出。所以西方中心论的影子,在社会科学的视角上,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有很多介绍这方面的书,因为整个17、18世纪很多地方都体现出来西方看待西方以外世界的姿态。

关于书籍《现代世界体系》的思考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罗荣渠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几本给大家作为一个提醒,他们都有中文版,大家可以去翻阅,一本是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这套书是三卷本的,这本书的核心是说之所以有现在这样一个世界的体系,全球一体化的体系,都是由西方来开拓的。他的观点实际上是一个美国社会学家的观点,但是他背后隐含的依旧是西方中心论。因为他忽视了由我们中国所开拓的情景,实际上我们不仅有丝绸之路还有郑和下西洋,还有更早的一些跨海洋的航行,都没有被包容进去。那么西方认为这个现代的世界就是由哥伦布以后的西方人开拓,这一点在今天看来显然是有问题的。今天我们之所以敢提“一带一路”——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是因为中国人在很早以前乃至汉代以前就有了一些国际性的交流。今天在非洲甚至可以找到一些宋代的陶瓷瓷片,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中国的贸易已经在整个世界至少已经到非洲了。在这之前,我们从很多的史料来看,中国自身也成为一个世界体系的构建者。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阿拉伯人的世界征服史与贸易史。我们知道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但很少了解阿拉伯对世界的贡献。实际上我们今天的很多的概念、事件,都是跟阿拉伯人而不是西方人有关。比如今天我们要搞的厕所革命,好多人学习用马桶,实际上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里,想走捷径的观点导致了他们对厕所的发明有了冲厕的习惯,这跟中国农民的旱厕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厕所革命是用最原始的阿拉伯人的冲厕方式来改造中国人的旱厕,这个困难是非常大。虽然说我们的最高领袖是支持这样一个计划,但是落到民间,我们去看厕所,硬件是没有问题的。花一万块钱盖的,但是保持真正的干净是很困难的。实际上怎样保证长期有水都是有问题的。

关于书籍《西方世界的兴起》的思考

[美]道格拉斯·诺斯著/厉以平译/华夏出版社/

另一本书就是诺斯的《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本书是经济史学家的著作,也获了诺贝尔奖。之所以西方能够在近代兴起,跟他们的产权制度有关系。因为它从法律上界定清楚了所谓的西方的私有产权。因此明确界定经济交易,这样就促进了资本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我们也发现,没有一个产权明晰的世界,他们仍旧有自己的经济发展。中国明代乃至清早期康乾盛世,经济的发展都是世界领先,而这方面并不是完全依赖所谓的产权的界定,很多时候是其他的更为复杂的因素。如人口的增加,乃至地理的优势、资源优势等。

关于书籍《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的思考

[美]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另外一本书更容易读一些,作者是黄仁宇。大家可能熟悉这个人,美国的历史学家,中国人。他写了一本书叫《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今天很多人了解身边发生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核心就是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让你尽可能多的消费,然后再拉动再生产,逻辑就是这样。那么这个资本主义是如何慢慢从欧洲发展起来,历史值得







































早期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xiaowanjia.com/gnqf/9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