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估汉语文化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自

◆◆◆◆

◆◆◆◆

1.前言

1.1

学院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发端于年成立的“留学生汉语教研室”,后更名“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年成立“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年更名汉语文化学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院现已由单一的、预科性质的纯语言教学单位发展成集留学生汉语进修、留学生汉语言本科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及相关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为一体的教学科研并重单位,成为国内一流的汉语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的国家级基地。

  围绕汉语国际教育这一学科特色,学院根据教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专长,构建成三个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方向、中华文化传播方向,以及语言教学与研究方向。以此为基础,设立了汉语教育系、文化传播系、汉语语言系。其中,“汉语教育系”下设教学法教研室、汉语学习与认知教研室,主要由从事师资培养、二语习得等专业方向的教师团队组成;“文化传播系”下设中华文化教研室、文化传播教研室,主要由从事文化及文化传播方向研究的教师团队组成;“汉语语言系”下设语音语法教研室、文字词汇教研室,主要由从事语言研究的教师团队组成。

  高效的教学与管理模式、一流的师资水平与教学设施以及科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保障了学院的学科优势,也使得汉语文化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享誉国际的一个知名品牌。

汉语言专业概况

1.2

  年,学院的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开始招生,至今已有近名本科留学生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学生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瑞典、印尼、泰国等28个国家。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从年秋季开始,将留学生“汉语言”本科生培养与学校的本科教育体系全面接轨,并在“汉语言专业”下分设三个方向:“汉语教育”“经贸汉语”和“汉语与中国文化”。在学校与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本科毕业生不仅表现出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而且还有不少人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都有着良好的口碑。

  为保障培养质量,学院制定了《汉语文化学院本科生学业管理规定》、《考勤、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评分细则》、《汉语文化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学院层面的管理规定,对课堂管理、成绩评定、升级、毕业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严格执行。这些管理规定的制定和严格执行对教学规范化、教学质量优化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2.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2.1

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

  为满足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求和世界经济发展对高级汉语人才的需求,我院将针对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的定位为培养国际性、复合型、应用型的汉语高级人才的专业,这也符合我校“双一流”的建设目标。

  所谓国际性,指的是我院生源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毕业后也将在世界各地任职,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服务于国际社会对高水平汉语文化人才的需求。

  所谓复合型,指的是我院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汉语交际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所谓应用型,指的是我院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日后从事的翻译、商务或者汉语教学等工作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未来专业的建设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提高生源质量。通过加大招生宣传、开拓招生渠道,招收更多的高质量生源。

  2.优化培养模式。在现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需求的变化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培养模式。

  3.拓展国际合作。加强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充分利用已毕业校友的影响力,提升本专业的国际知名度和世界影响力。

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

2.2

  根据我们的专业定位,汉语言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还要尽可能充分地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文学等知识,掌握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接受汉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使其成为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工作的国际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专业下设“汉语教育”“经贸汉语”和“汉语与中国文化”三个方向。

(1)汉语教育方向

  培养掌握汉语本体知识、中国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具备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掌握基本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具备在海外从事汉语教学的能力或运用汉语从事其他相关工作的国际性汉语教育人才。

(2)经贸汉语方向

  培养掌握国际经济贸易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商业文化知识和商务礼仪,有较强业务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在各类中外商贸机构中从事相关工作的经贸汉语人才。

(3)汉语与中国文化方向

  培养具有较为系统的汉语与中国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社会、历史、文学、哲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从事翻译、文化交流等方面工作的优秀人才。

  为完成以上培养目标,我院的汉语言专业形成了“两个层面、一个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层面是内在的“四位一体”的模块结构培养模式:扎实的汉语言功底+广博的中国文化与国情知识素养+融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国际视野+实用的职业技能训练。

  另一个层面是外在的“三结合”的系统流程培养模式:汉语本体知识与语言操练相结合的技能课→专业汉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向课→专业实习与文化考察相结合的实践课。

  我们的教学计划、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活动安排等均在两个层面具体展开,最终指向为一个完整的汉语言专业培养模式。学习者在完成学业后,将具备汉语言方面的系统知识,具有较强的汉语交际能力、较好的人文素质和业务素质,根据所学的不同专业方向可以从事汉语教育、涉华贸易和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并有足够的汉语水平及专业能力继续深造。

3.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富有经验的优秀师资是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基本保证。汉语文化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项措施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完善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与保障措施,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师德高尚、专业水平优良、适应外事工作需要的教学教师团队,为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提供保证。

3.1

教师数量与构成

图1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情

图2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情况

图3研究生导师情况

教师特点

3.2

  汉语文化学院教师的专业背景广泛多样,学科分布合理。教师所学专业涉及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7个一级学科,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民间文学、民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亚非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教学研究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哲学、课程与教学论、翻译理论与实践认知心理学等多个二级学科。

  学院教师海外经验丰富,了解外国学生特点。全院97.9%的专业教师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其中一半以上有多次、多国海外从教经历,有12人担任过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学院除本科生外,还招收硕博士研究生和语言进修生。以年秋天为例,全体学生与教师的比例约为19:1,其中本科生与专任教师比约为4:1。学院还聘有7名兼职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以适应语言技能课小班教学及文化课教学的需要。其中退休返聘教师2名,签约教师5名。

  整体来看,教师专业学术背景多元,普遍具有高学历和海外工作经历,在语言知识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及文化传播领域力量雄厚,能够满足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但正高级职称教师整体年龄偏大,教师年龄结构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较少,应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3.3

基层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队伍

  为有效组织教学与科研活动,学院根据教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专长构建了系、所、中心三个层次的教学与科研组织。

表1学院教学组织构成情况

  三个教学系的六个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院、校两级平台的各类本科生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及相关教研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汉语语言系”主要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语言本体方面开展教学与研究工作。本系教师除承担留学生的汉语语言技能训练课以外,还开设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导论”“普通话正音”“汉语虚词研究”等多门面向本科生的汉语语言学课程。

  “汉语教育系”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汉语认知、习得和汉语教学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领域,近年开始   “文化传播系”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中华文化及教学与传播展开。除基础汉语课以外,还在院、校两级平台为留学生开设“中国概况”“中西文化比较”“中西艺术比较”及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类课程。

  学院本着“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基本原则,配备了由院长主管,副院长、院长助理、教研室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教学秘书、办公室分工负责的本科生工作团队,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

3.4

  汉语文化学院起步于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至今已走过52年的发展历程。在教学实践中,本院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课程建设,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科学、合理、有效的培养体系和教学方法,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师队伍。    教师教学水平总体较高,风格多样,各有所长。教师在教学中既能把握二语教学的规律,又能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探索。语言类课程强调精讲多练,文化类课程侧重比较与体验,专业类课程结合了理论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由于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全校的留学生教学评估打分都普遍低于中国学生,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学院年-年共六个学期的本科课程教学评估成绩平均也达到4.6分,且分数逐年提升,这对以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的院系来说殊为不易。

表3教学奖项情况

3.5

教师教学投入情况

  汉语文化学院全体教师都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以极大的热忱和积极、负责的态度参与了本科教学,教学工作量均超过了学校的要求。-年6个学期里,学院教师承担的本科课程每周授课总课时数最高达节,平均也达节,人均授课最高为每周5学时,平均每周4.3学时。开设的本科生课程总门数最高42门,平均每学期37门。教授平均每学期给本科生授课门数为7.5门,为低年级学生授课比例占比为35.5%。

表4教师授课数量、人均门数/节数统计情况

  在精心打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学院还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及本科生培养的实际需要研发新课程。近五年来,新开设课程6门,具体开课情况如下(表):

表5新开课情况

  学院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各类教学竞赛,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件大赛等。其他有经验的教师也主动为参赛教师出谋划策,提出教学建议。每学期定期开展本科生教学观摩活动和召开本科生教学工作会议,专题研讨教学问题。学院在每学期末也会对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

  学院积极推动各类教学研究活动,组建教师团队开展专项教学研究活动,同时鼓励教师申请各类教学研究项目。五年来学院教师共申请教改项目12项,编写和出版新教材15部。

表6教改项目情况

表7教材情况

师德建设与教学风范

3.6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我校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出台有《教师道德行为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师德师风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工作细则》、《北京师范大学师德规范》、《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行为准则》等文件。学院除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领会文件精神之外,还结合学院留学生培养的工作特点,从学院层面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

  学院制定了《汉语文化学院新生导师制实施与优秀新生导师评选细则》,明确了新生导师职责、优秀新生导师的标准及评选方法。

  学院还建立了以老带新的教师培养机制,为新入职新进教师指定专人进行指导,不仅使老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得以传授,而且使老教师的优良品德和作风也得以传承。

  此外,针对自身的学科特点,学院专门出台了《汉语文化学院涉外礼仪注意事项》和《汉语文化学院教师涉外课堂礼仪》两个指导性文件,强调留学生课堂及外事交往活动中教师言行不仅仅代表个人,对教师在与留学生交往中的言谈举止加以规范,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和遵守外事纪律、涉外礼仪规范。

未 完 待 续

图片|网络文本|汉语文化学院编辑|陶倩妮 解笑婕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偏方
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xiaowanjia.com/gnqf/gnqf/9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