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想象中的电影与城市ldquo

博士论坛

作者:岳宗胜

责任编辑:张文燕

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

来源:《当代电影》年第4期

年11月26日,由《当代电影》杂志社主办、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第28期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本期论坛以“现实与想象中的电影与城市”为议题,以电影、城市、文化为关键词,探讨电影与城市的互动与想象。本期论坛得到海内外高校博士生们的积极响应与参与,共收到84篇稿件,经过严格遴选,最终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35位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参会并发言。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副主任(副馆长)张蕾、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分别致辞,希望通过论坛的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跟踪学科前沿,发现有潜质的学术新秀和精彩观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贾磊磊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阳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汪晓云教授、《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皇甫宜川、《当代电影》杂志副主编张文燕、编辑部主任张昱、《当代电影》副编审檀秋文,以及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晓红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杨惠玲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杨玲副教授等专家莅临现场,并对博士生的发言做出精彩的点评。

本期论坛围绕“现实与想象中的电影与城市”这一中心议题,围绕“电影中的城市”“城市中的电影”“电影与影院”“电影、城市与文化”四个主题单元展开深入研讨。通过主题发言、导师点评、互动交流三个环节,为“电影与城市”的议题注入了新的见解。

一、电影中的城市

论坛现场

第一单元以“电影中的城市”为出发点,主要通过对电影文本中的城市形象进行解读,阐释了城影互动与主题内涵。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戚苗苗在《城市空间在电影叙事中的三层表意——以麦曦茵的〈花椒之味〉为例》一文中,以影片《花椒之味》为例,分析了导演通过城市景观与在地文化的重现,及对场景的描写与公共空间的表达,以角色关系与身份设定的转化来体现人物的塑造与个人空间的搭建,通过创作立意与性别意识的传递来分享作者的对话与私密空间。作者指出这部作品对城市空间的多层次表达中,利用城市景观丰富了叙事情境,自觉地对多个社区文化展开个性化的探索。北京电影学院在站博士后李晓昀在《移民电影与移民城市:从电懋“南北三部曲”看战后香港的城市文化变迁》中,通过电懋“南北三部曲”的分析,阐明了作为移民之城的香港在这些影片中的影像呈现,以历史发展轨迹为线索梳理了香港社会氛围与城市文化的变迁。

厦门大学的博士生王亚茜在论文《浅析〈夜〉与〈蚀〉中的城市空间》中,以《夜》与《蚀》两部经典电影为案例,以具体画面为分析对象,表明了在场的人与缺席的人和建筑的关系,阐述了街道与十字路口、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新旧交替和电影叙事的关系,探讨了人与社会、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繁复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林筠在《城市为乡何以为家:迁电影中的城市构建与故乡表征(—)》中,首先阐释了迁电影的概念,并点明迁电影中的故乡书写主题表达。作者指出,通过对电影与迁移之人和变迁之社会进行互动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城市空间与故乡表征之间的关系。

西南大学博士生张钰在《贾樟柯电影中的大同城市空间的亲历与重塑》中,重审了贾樟柯电影中有关大同城市的作品,从最初亲历大同并拍摄纪录片发现大同特异的城市空间,再到故事片中发掘和重塑大同的城市空间景观,阐释了城市建筑命运与个人命运的重叠与互动。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董广在《附魅与祛魅的二律背反: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城乡表达》中,首先从“附魅”到“祛魅”的转变点明了20世纪30年代电影创作者非常典型的“厌城崇乡”表达主题,进而对左翼电影“批城驳乡”的叙事特征,以及在“影城互动”叙事语境下,通过塑造“城市漫游者”人物形象而对城市空间景观的构建。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郭钟安在《历史寓言、空间修辞与情绪记忆: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城市废墟》中,从城市废墟中的历史寓言、城市废墟中的空间修辞、城市废墟中的情绪记忆三个方面论述了电影中“废墟”这一意象背后复杂的文化意义,即电影所拍摄的这些城市废墟景观并非是一些无意义的断壁残垣,通常代表着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风貌,或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并成为城市市民的一种集体记忆。武汉大学博士生蒋兰心在《从街道到电影宫——克拉考尔早期电影理论中的城市空间(—)》中,以克拉考尔早期电影理论中的“街道”和“电影宫”作为切入点,阐释街道对现代城市的集中表征和电影宫对现代城市的同构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玄莉群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电影中的街道形象》中,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城市电影为研究对象,对该类电影从日常生活中街道形象的复归、特定时期与街道共生的“个体户”形象,以及城市街道上广告景观的文化意涵三个方面展开辨析。作者指出,街道在电影中作为一种可识别性装置,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情感和文化信息,承载着这一时期对改革开放、对“四化”建设的想象。

贾磊磊研究员对第一单元博士生们的选题及研究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三方面对本单元的论文展开点评:一是回到本体。即大家的研究回到了电影本身,几位同学在本单元的文章研究均回到了影像、回到了叙事,对影片进行了精细读解。虽然大家理论的观点不一,但都紧扣影片本身,这是非常珍贵的。本单元论文的理论出发点是以电影本身的艺术形态为出发点,这是大家的共性。二是回到历史。大家论文里的影片案例有种回到历史的感受,如看到《给咖啡加点糖》《都市里的村庄》,以及《街上流行红裙子》等影片,回眸过去有一种历史的牵挂蕴含其间,但对那时的肯定,也是对这个时代的反思。三是,现今青年学者的研究有非常强的人文关怀。老一辈学者对主流命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xiaowanjia.com/qtxg/qtxg/13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