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音乐的文化特征及研究视角二

医院订阅哦!

作者:薛艺兵

内容提要

该文从“城市音乐”的概念界定展开对中国城市音乐系列问题的探讨;通过寻找传统城市和现代城市的文化差异,分别陈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音乐传统和现代城市的音乐重构;通过对中国城市音乐人群结构和城市音乐运行体系的分析,宏观地阐述了中国现代城市音乐的文化特征;文章最后对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在对中国城市音乐研究中应选择的对象、应限定的范围、应设定的视角和应坚持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中国城市音乐;城市文化;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方法

(续)

三、中国古代城市的音乐传统

 中国目前基本上已经找不到我们上面所说的“传统城市”,中国自近现代以来扩建、新建或发展起来的各地城市,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性质上讲,都属于“现代城市”。与“现代城市”相对的,从时间角度可称之为“古代城市”,而从性质角度看,中国的古代城市也就是“传统城市”。尽管由于古代中国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使得不同地方的城市保持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但由于受封建大一统思想的长期统治,中国古代城市在结构形式方面基本上按照大致相同的建制,在城市音乐文化方面也在相同的历史朝代保持了大致相似的结构。但是,由于古代城市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和建制规模,不同等级(如州治、县治等)和不同规模的城市,其音乐文化的构成也有较大差异,因而不能一概而论。现仅以时间上离现代较近的清代和空间上有古今代表意义的北京为例,概述其音乐文化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情况。

清代的北京作为国都城市,其音乐分布自然较地方城市多样和复杂。从我们现在的中国传统音乐品种分类概念来分析,清代北京大体上存在四类不同的音乐,即:官方音乐、文人音乐、寺庙音乐、民间音乐(俗民百姓的日常音乐和市井民俗音乐)。这里所谓“官方音乐”,既指我们以前常说的“宫廷音乐”,也包括我们以往很少提到的“官府音乐”。就音乐的形式和社会存在范围而言,“宫廷音乐”主要是指为王室(皇家)服务的各类礼仪音乐和宴飨音乐(也包含其他娱乐性音乐形式),音乐的表演通常在紫禁城内或皇权礼制规定的其他活动范围,如郊庙、行宫等场所。宫廷音乐虽为王室所独有,但京城皇族的王爷、贵戚以及高官、权贵的府邸中,也常常借享宫廷音乐中的宴飨音乐和其他娱乐性音乐形式。“官府音乐”主要指在京城地方官衙和军营中使用的音乐,其中主要包括仪礼乐、军阵乐,也常包含一定的宴飨娱乐音乐。由于这两类音乐都是王朝官方礼乐制度的产物,因此本文将其一并归作“官方音乐”。京城的“文人音乐”主要指王朝官方礼乐制度以外由官宦文人、贵族文人、市井有闲文人们为修身养性和休闲自娱而演奏的各种细乐(此处指清雅细腻之乐),音乐品种主要包括古琴、琵琶、三弦等独奏乐以及弦索合奏等形式的音乐,也有许多文人票友参与曲艺说唱和戏曲清唱。北京自18世纪初至20世纪前期,京城内外香火兴盛并定期举办庙会的有影响的佛寺、道观、庙堂大约有70余处。这些寺庙中有出家人的大都有宗教诵唱,其中部分寺庙中还备以笙管笛锣的吹打音乐(著名的如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常为民间做“音乐佛事”(即所谓“带吹”的丧葬超度仪式)。这里所谓“寺庙音乐”主要是指有寺庙僧道执行的早晚课诵中的宗教诵唱和为民间超度仪式所表演的经诵音乐和吹打音乐。这里的所谓“民间音乐”,主要是指有别于官方(宫廷、官府)、文人、寺庙这几类音乐范围的市民大众生活中的各类形式的音乐。北京城市民间音乐中除了市民大众中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和信仰仪式等方面的音乐活动外,最具“城市”特点的莫过于市井民俗中的各类音乐活动。老北京的市井民俗音乐大致可分为:(1)剧场艺术——主要指在戏园子等固定演出场所表演的戏曲艺术;(2)坐场艺人——主要指在酒肆、茶馆(或书茶馆)等休闲娱乐场所中有固定艺人表演的曲艺说唱、小曲演唱等音乐形式。(3)街市音乐——主要指小商贩为兜售商品而演唱的叫卖歌调、换头响器(即以声音信号招徕顾客,相当于今天的有声商品广告)等;(4)礼仪音乐——主要指新店开业、商号挂扁等与市街商业礼仪有关的庆贺性质的吹打音乐。老北京的市井民俗音乐景观中,以南城的天桥游乐场最具代表性。这里从清末到民国期间曾是北京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有“倾城车马下天桥,多少游人不忆家”之称誉。此处的游艺表演活动,除各式各样“撂地”卖艺的杂耍和武术外,更是各种曲艺说唱和地方戏曲的荟萃之地。近百年来,这块被称为“穷人乐”的地方,不仅为无数街头艺人提供了得以卖艺谋生的场所,同时由于这里是一个百家竞技、各显身手的商业性竞争场所,因而也从这里锻炼和培育出许许多多的著名艺人,从而也造就了许许多多北京著名的曲艺新品种和戏曲新流派。

当然,从清代中国城市的地位来说,北京得天独厚,没有其他城市可以与之相比,其城市音乐文化也就独具特色。不过,当时除了官方音乐中的宫廷音乐是北京所独有之外,其他音乐种类在其他城市也基本具备,音乐的范围分布和乐人的社会构成也基本上一致,只是音乐的品种和规模不及北京而已。因此,从上述清代北京的音乐品种、音乐活动的社会范围布局以及音乐人群、音乐场所的社会构成形式等方面,基本上可以管窥中国古代(这里主要指清代,别的朝代或因历史原因而有所不同)城市音乐文化的基本面貌。

四、中国现代城市的音乐重构

  和中国古代城市的传统音乐文化相比,中国现代城市的音乐文化基本上都可以看做是一种新兴的音乐文化。这种新兴的城市音乐文化,是从中国近现代以来两次重大社会变革引发的文化变迁运动中产生和形成的。

  第一次重大社会变革是民主革命(即所谓“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有史以来第一次铲除封建制度,建立起西方式的民主共和国。在改变国家政体、建立新式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迅速改变着传统城市的结构,使一批重要的大型城市(如上海、南京、北京等)成为能够主导和承载新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城市。在这一社会变革中,中国音乐文化的变迁也主要在城市中萌生,并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而发展。第一次重大社会变革引起的音乐文化的变迁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影响:来自内部的影响是国家政体的变革,即由封建王朝到共和政体(或称民主国家)的变革。这一变革在铲除了旧式封建王朝的同时,也将代表封建王朝礼乐制度的“官乐”体系一起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直接导致国都中宫廷音乐以及各地方城市中官府音乐的消亡。来自外部的影响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包括西方音乐体裁、作品的大量传入和西方式音乐教育体制的建立),这一冲击直接导致现代专业音乐体系的出现。这一时期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主流音乐跳出宫墙,走出官府,走向民众社会。这种变化的直接表现方式是:西方式音乐学院培养的现代专业音乐家取代了昔日宫廷和官府的乐伎、乐工;专业音乐的创作、表演承袭西方,告别传统,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社会,服务于公众;中西结合的民族新音乐开始形成,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努力下,以其强有力的艺术亲和力起到了政治象征作用和具有了社会实用价值。值得







































全国白癜风治疗专家简介
白癜风那家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xiaowanjia.com/xbjs/8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