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久红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年12月6日,《南京日报》理论视点版刊发了我院常务副院长袁久红教授撰写的题为《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特质》的理论文章。该文认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应当充分展开文化创造及其意义建构,从而塑造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在当今世界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增强“四个自信”。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的文化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握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向度,坚定文化自信;二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内涵,培育核心价值;三是在新时代勇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创新创造。全文内容如下: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应当充分展开文化创造及其意义建构,从而塑造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在当今世界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增强“四个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点,明确地把文化与道路、理论、制度并提,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向度,并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总纲,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要求与现实路径,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的文化精神。

把握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向度,坚定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到文化四位一体的深化过程。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明确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总结已有认识和实践成果,进一步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基新时代,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向全党明确提出了坚持“四个自信”的整体战略要求,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地从“文化”的向度来总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大理论创新,正是文化这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有力地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砥砺前行的根本精神力量。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向度,在于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当今中国,在面对全球化、扁平化、同质化的世界浪潮中,在“普世价值”的迷惑与挤压中,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发展的梯度中,我们尤其不能迷失自己,而文化毋庸置疑地成为“我之所以为我”的基本依据。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应当充分展开文化创造及其意义建构,从而塑造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在当今世界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增强“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具体而言,正是内含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的文化自信,构成了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正如习近平所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每一个自信所特指的内容而言,“四个自信”互不相同,但是对“三个自信”的更深入解读,则需要在文化自信的层面展开。我们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对中华民族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正是在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的紧密结合中,它才得以不断焕发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演化的结果。”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强调:“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内涵,培育核心价值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内涵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科技文化为主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源,以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为资源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居于我国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标志。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我们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科技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干。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教兴国”的战略以及科学发展观,大大增强了人们以科技文化为主体内容的文化自觉、自强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可以说,以科技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干,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选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滋养沃土。新时代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国外优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我们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自身。

在新时代勇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创新创造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所谓文化使命,并不仅仅是指文化建设,因此,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就不单单是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的积极回应,也不单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文化上的必然要求,在更深沉的意义上,使命更强调的是一种责任和意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本质上是在贯通历史、立足当下与面向未来的历史维度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本质的深刻自觉与自我实现。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贯通历史,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立足当下,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面向未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在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角色与地位,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21世纪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贡献力量与智慧。

作者为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中科白癜风黄金周公益援助
中科白癜风黄金周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xiaowanjia.com/slxb/8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