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视角下布依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

一、最后的布依部落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独有的少数民族,全国现有人口约万,是少数民族中较大的一族,其中贵州省是布依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占全国布依族总量的90%以上,布依族也是贵州省主要的4大土著民族之一。由于擅长种植水稻,布依族又被称作“水稻民族”。

贵州省南北盘江流域、红水河流域是布依族最重要的发祥地,也是目前布依族主要聚居区。其中册亨县位于南北盘江交汇处,素有“中华布衣之乡”称号,板万村、秧佑村均位于册亨县内,而板万村既是册亨县保存最好的、也是南北盘江流域鲜有的保存较好的布依族传统村落,被称作“最后的布依部落”,在体现布依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方面具有代表性。

册亨县位于南北盘江交汇处

依附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环境,布依族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表现出地域的特殊性。与大多数欠发达地区传统村落类同,这些传统村落因地处偏远,传统资源得到了完好保存,村落格局、村落空间依山就势,精致宜人;传统布依族生产、生活方式得到传承,传统的八音座唱、哑面戏等表演,依旧是村民主要的传统娱乐方式。

板万村传统资源要素丰富

但由于设施欠缺、生活艰难、教育匮乏等,年轻人多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儿童,传统建筑在发展中遭到废弃、传统文化传承缺乏载体、传统村落发展动力迷失。

二、文化地理学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应用价值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着重研究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种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异、地域组合及文化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注重描述和解释文化的空间差异和分布规律,其中的分布规律可以通过相应的分布地图册初步呈现出来。通过文化地理学的视角能够让我们更多地从地域空间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布依族传统聚落活动和形成的原因,构建区域空间层面的村落研究理论系统,梳理该区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逻辑,分析内在规律,从而更好的从地域环境的保护和推演中进行布依族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布依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布依族先民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场”,对布依族传统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诞生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致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布依族有大致的相同的活动空间、交往方式、劳动对象和耕作方式,大致相同的劳动产品与风俗习惯。

通过文化地理学的运用,充分了解布依族传统聚落的产生、变迁和发展过程,为布依族聚落的文化价值挖掘、民俗文化传承、空间格局、建筑特色保护提供基础。

三、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布依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要点

1文化地理价值评估,构建保护体系南北盘江与红水河流域,是布依族最重要的发祥之地,也是布依族文化的历史起点。这两条江河及其流域内的土地,林茂草肥,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良好,布依族先民世代在这一带狩猎、放牧、采集,进而发展他们的农耕。布依族并未单向进行渔猎放牧或采集生产,而是较早的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这是布依族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日照较长、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是布依族典型的居住环境特点,其悠久的稻作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有效保障了布依族基本的物质生活,也形成了布依族独特民族文化特色,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空间格局。

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布依族传统文化变迁

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布依族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方式,也决定了其依托地理环境形成的村落布局、民居形式、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特色,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在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规划融合民族学、生态学、建筑学等,全面开展板万村价值评估,并以此为基础,提炼板万村空间环境、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等多个传统资源保护要素。

2分层分类控制,落实整体保护规划结合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传统建筑、相关环境要素分布情况和保护需要,划定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圈层进行整体空间保护,建立起全面、科学、有效的整体保护框架。

传统村落保护区划图

核心保护区是传统资源要素最为集中的区域,保护内容主要包括布依族传统建筑群落关系、传统建筑、传统街巷空间、古树名木和典型植被群落;建设控制地带主要位于核心保护区外围,是为了与核心保护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而必须实施规划控制的区域,也是村落传统风貌的外延与缓冲区域,建设控制地带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统一控制和引导;环境协调区位于核心保护区与建设控制地带外围,控制内容包括传统格局、地形地貌、传统生活路径、农田、林地、耕地等,保证整个村落地形地貌、空间格局的完整性。

传统村落整体保护框架图

3传承地域文化,彰显建筑特色规划运用精细化保护理念,从平面、功能、结构、材料、色彩五个方面分析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并通过田园调查法,确定78栋传统建筑,对传统建筑进行梳理、建档,分类提出保护细化和控制引导措施。

建筑分类引导图

保护修复建筑:对古寨内的传统建筑,按照原有特征、使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严格按照其原始状态,做到修旧如旧,做好修缮记录。

整治改造建筑:对立面或者形态不符合传统风貌的现代建筑,对其进行整治,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建议拆除建筑:与村寨传统风貌有较大冲突、视觉影响严重、不易通过整治的方式而达到和传统风貌协调的建筑,要选择拆除。

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与现代生活功能需求相结合,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提升改造。适度引入现代建筑技术手法,对破旧的传统建筑外立面进行修复改善,彰显地域建筑特色。

传统建筑改造示意图

4精准设施配套,改善人居环境(1)构建生态型村落基础设施

充分尊重村寨的自然生态体系,利用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态技术,因地制宜构建可持续生态型村落基础设施。

生态型村落基础设施构建原理图

具体措施包括:维护水源体系,改善供水设施;对传统人—畜—肥塘体系进行保留与改良;改良传统旱厕,采用生态型污水净化槽;合理继承适度改良火塘文化,加强消防措施;保留传统建筑风貌,合理加入节能新技术;以生态建设理念因地制宜布设各类基础设施。

(2)完善公服配套,保障村落服务功能

统筹考虑居住生活与产业服务需求,完善公服配套设施。尤其







































北京哪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xiaowanjia.com/gnqf/9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