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韦政通先生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N

作者:韦政通

来源:海融心胜资料库(No.)

编辑:文化与管理(hairong)

投稿、交流合作、相关服务请添加,标示不当敬请告知。

作者简介

韦政通:

韦政通是台湾知名哲学教授、思想家,出版过30多种哲学、思想、文化类学术专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在台湾刚刚推出近百万字的《中国思想史》,震撼了海峡两岸哲学界,甚至动摇了近七十年来在中国哲学界一直视为扛鼎之作的《中国哲学史》(作者冯友兰)的地位。

讲中国文化的特征,主要是为了使读者,从文化现象,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各种特点,有一概括性的认识。这些特征,是就文化的各方面来说的,所以相当具有代表性。自然提出这些特征的时候,多少是对应着其他的文化系统来说的,尤其是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特征之所在,往往也就是中西文化差异之所在——虽然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

一、独创性

中国自春秋以来,即有道统之说,使中国上古的文化起源和文化演进,其间的线索似乎很清楚,所以中国古人,对中国文化是否属于中国人所独创,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类疑问,甚至可以说,这类问题,根本就不存在。直到近代,才由西方汉学家,首先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法人拉克伯里(Lacouperie)发表中国太古文明西元论,倡中国文明西来之说。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法人拉克伯里(Lacouperie)发表中国太古文明西元论,倡中国文明西来之说。前十二年一八八二),他就已提出八卦发源于巴比伦之说。他的说法,对中国的学术界,曾产生过一些影响,例如刘光汉的华夏篇、思故国篇;黄节的立国篇;章太炎的种姓篇;蒋观云的中国人种考,大致都是同意拉克伯里之说的。这种风气一开以后,后来连老子和墨子是不是中国人都成了问题。

拉克伯里的中国文明西来说对不对?今天已经可以确定地回答:不全对,也不全错。因为根据考古人类学家研究所得的资料,说中国文化完全来自西方,和说中国文化完全由中国人所独创,都是没有根据的话。由于中国文化并非完全由中国人所独创,所以拉克伯里的问题,仍有其意义;由于中国文化并非完全来自西方,所以我们仍然可以讲中国文化的独创性。

现在,有些道统的信徒,对这一个问题,仍保持着与中国古人一贯的信念,认为中国文化是自本自根的;并以中国文化来源之为一元,与西方文化来源之为多元,视为中西文化的重大差异之一。

凡是采取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士,由于考古学知识所显示的,已知道,中国文化自本自根的传统信念,并不完全正确。考古学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国的上古文化中,究竟有多少是接受外来的?有多少是由自己创造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问题的答案,有许多还要等待将来田野工作的继续发掘。就已有的资料看,能被安全确定的事实还不多。外来的一面,比较确定的,头一件事实,是中国在上古时代所食的麦子是外来的,最直接的一个证据,是甲骨文中的“麦”字就是“来”字。此外,中国早期的车,有若干部分和西方相似,矛和空头斧,也的确和西方有关。考古学家并指出,在西元前二千年,或更早的时期,中国和西方文明就有接触,这方面的证据,是从陶器的形制上得到的。中西文明既有接解,则互相之间?生一些影响,是极自然的事。除了和西方文明有接触外,考古学上也确已知道,商代的艺术,曾受到“东夷”(东部滨海的土著,居住在较早黑陶文化区域的居民,历史家称之为东夷。)装饰艺术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曾有高度发展过的文化因此它的独创的部分,必定大过因袭的部分。根据中国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已可以确定指出,在中国本土以内发明及发展的事物,有骨卜、丝蚕,和装饰艺术。骨卜代表古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春丝代表古时物质生活的一部分,而装饰艺术则代表他们的艺术生活。这都是真正自本自根的,中国古人也就在这一个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

此外,能证明中国文化富有独创性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的文字。中国有一套独立发展的文字系统,是绵延达数千年的事实。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已使我们确知,中国文字在殷代,即已由原始的绘画,进步到用线条作为符号。如果用六书来加以分类,可以说六种都有。据甲骨文专家的研究,其中象形字占大部分,会意和指事字也不少,形声字正在孳乳中,转注字还没有严格的界说[5]。在殷商的文化中,除文字外,还有熟练的铸铜技术,有效率的军事和政治组织。这个文化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

二、悠久性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这是事实。自从商朝的遗址被发现后,不但证明中国人自称有五千年的历史,不是夸张,假如将来的田野工作能有计划进行,很可能把中国的历史追溯的更远。因商朝的年代约当纪元前二千年的中期至晚期,而这个文化且已经相当进步,它的形成时期,绝不止两千年。许多古老的文化,有的早已夭折,有的已消融在其他文化中,被其他文化所代替。中国文化为少数特例之一,其中有些部分,从殷代一直延续到现代,仍未有多少改变。崇拜祖先,就是最显著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便是中国文化悠久的确证。

中国文化的悠久,可谓尽人皆知。但中国文化何以能悠久?这问题不简单,却是值得追究的一个问题。一般的看法,认为是因中国人重视现实生活的维持,和重保守,以及重多子多孙的原故。由于重视现实生活的维持,所以不像西方人喜欢从事超现实生活的理想,或神境的追求,而使民族的现实生命能长久保存下去。由于重保守,所以一切生活皆习故蹈常,不要多耗力气,于是使民族生命力得因节约而长久不弊。由于重多子多孙,所以历代虽?遭天灾人祸,因生殖繁多,人口旋即恢复,民族遂不致绝灭。

这些看法,都有些道理,但也都不充分。至少,还有下列几个原因。

(1)地理环境的特殊

中国的地理环境,东南面海,西北则多高山。近代以来,由于海上航行工具日有进步,中国的外患才来自海上。近代以前,中国的外患,十九来自北方。,北方的许多民族,在武力方面,有时会越过我们汉族,在文化的重要方面(如哲学、文学、政治、经济)能超过我们的,从来没有过。所以这些外来民族,偶然入侵中原,使汉族文化遭到些损害,不久便被汉族所同化。如此之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所起的冲击,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可以说一直是孕育在一个广大的避风港里,一直未曾经过巨大的破坏。这是中国文化得天独厚的地方。这一优势,等到近代海运大开以后,才逐渐丧失。

(2)农业生活的影响

中国在纪元前二千年时,就已有定居农村[7],这样的社群形态,一直到近代,都没有大变化。我们知道,农业生活是静态的,它的内容,很少变动。这样的环境,一最容易培养人的永恒意识。再加上,自秦汉以降,农业技术、几乎没有改进[8],使传统中国的社群形态,缺乏变迁的动力,因此一切都使人感到是静定的、悠久的。这方面的影响,从代表民间文化的谚语里,也清楚地反映出来。如:“只有百年庄农,没有百年官宦。”“衙门财主一蓬烟,种田财主万万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细水长流,细吃长有[9]。”这些普遍流行在传统农业社会的谚语,的的确确蕴藏着悠久的意识,而这悠久的意识,也曾经促成了中国社会,文化的悠久。

(3)世故深在一般外国人的印象中,总觉得中国人的世故太深。

说中国人世故深,可以是褒词,也可以是贬词。通情达理,智慧高,有耐力,属于前者;狡猾、和善,只求圆到,不顾是非,属于后者。造成中国人世故深性格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是因为阅历深、忧患多,以及中国文化的重视礼节、重视中庸。由于阅历深,所以凡事沉着、稳重,不流于过火。由于忧患多,所以锐气易消,遇事多慎思熟虑。陆游诗:“平生忧患若萦缠,菱刺磨成芡实圆。”可见忧患人生与圆到世故之间的关系。由于重礼节,所以主张与人无争,主张待人接物,中规中矩。由于重视中庸,所以不尚偏激、不走极端。这些为人的特色,普遍存在于中国民间,可以谚语为证:“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退一步,天高地阔。”“曾做快活人,大事化小事。”“凡事留一线,久后好再见。”“凡事肯认一句错,了却平生多少祸。”“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三条大道走中间[10]。”一个人如此,可以超脱、潇洒、耐久、耐磨;一个民族文化如此,也必是具有深厚的适应力--自然这种适应的方式多半是消极的。

(4)重统绪有人说,西方文化重文化的类别,中国文化则重文化之统。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学术文化的分类。西方有宗教、语言、哲学、文学、艺术、经济、政治等类;中国的分类,则不重学问的性质,而重学问的统绪,与历史的传承,如经、史、子、集的分法。孔子推尊先生,孟子言“创业垂统”,此为中国人在观念上重统绪的开始。由统绪的观念,衍生出道统的观念,再由道统的观念来统驭一切,这确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现象。以古史为例,所有古代的帝王,莫不传此道统;所有古代的礼制,莫非古帝王的道的表现;五经更是这个道统的记载。重统绪对中国文化自然有其不良影响,如妨碍了中国文化的分殊发展;但其中也涵有一智慧,即中国古人图透过统绪的观念,来弥补时间的疏远,使中国文化历久而常新。

(5)求久的思想

中国文化所以悠久的第五个原因,是因中国至迟在战国时代,就已自觉地提出“久”的思想。如易传言“可久可大”,中庸言“悠久成物”,老子要人法“天长地久”。现在我们要问,中国人究以何道达到久的目的?回答是:在积德。孟子说:“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司马光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可见中国人是相信“积德”乃达到“久远”的根本方法。无论是一个人的长寿,一个家庭的历久不衰,甚至一个翰代的持久,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都可以视为有德之征。无疑的,传统的重德精神,曾是使中国文化悠久的一种动力。

上述使中国文化悠久的各种因素,到现在,有的已不存在,如地理环境的因素,如多子多孙的观念。有的已有改变,如统绪观念,农业生活和重德精神,在现代中国,绝对无法再保持像传统中国那个样子,事实上也早已不再是那个样子。究竟如何继续保持中国文化?答复是:只有创造新的中国文化,否则旧的也不容易守住。单讲复兴是不够的。

三、涵摄性

文化中的涵摄性,同于社会学中所说的同化(Assimilation),这是用来解释两种以上文化接触时,所发生的吸收和合并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任何一支文化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过程是任何一支文化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古代最重要的几支文化为例:希腊文化的形成,曾受埃及、巴比伦、亚西亚和爱琴海文化的影响;也就是说,希腊文化曾吸收并合并了,这几支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印度文化,曾受雅利安人的影响,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晚今考古的研究,又发现印度古代的文化曾与苏美连、米索不达米亚,以及易拉马有关。至于中国,就现有的知识,已可确知,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文化,就已经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体,融合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溪流。这些事实,足以证明,涵摄性是各文化的共同性能。这里把“涵摄性”视为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是由于在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在中国这方面发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即中国自殷商起,直到近代,接触的文化虽很多,但始终是以自创的文化为主体,骈吸纳其他文化,这个主体,似乎从没有丧失过。所以虽经过数千年吸收、合并的艰巨过程,却始终有着一贯的统绪。这是其他文化中所没有的现象,而为中国所独有。这种现象的形成,文化的涵摄力强,显然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如果要对这一独有的文化现象,追究它的成因,一方面可以说是由于中国人的思想。尽管在事实上,中国的正统儒者们,也排斥异端,如孟子的斥杨、墨,宋明理学家的辟佛、老,但“道并行而不相悖”,始终是中国知识份子的一个理想。这一理想,使传统士人,虽然为了维护正统,攻击异端,仍能不失其宽容性。从历史上看,侵入中国地域的文化很多,但在近代以前从来没有造成严重冲突,亦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思想较有宽容性之证。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曾发生所谓“三武之祸”[15],其中政治的原因,远大于文化的原因。此外中国学术上的门派并不严,而主张相容并蓄。史学家称道一个有学问的人,往往说他总贯百家,或是集大成者。中国民间的寺院中、儒、释、道三教可以并祀于一堂,都同样可以获得人民的崇拜,这也可以说明宽容意识的普遍存在。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在古代(汉代以前)所接触的异族文化,无论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没有一个能比中国文化更高。所以一经交接,迟早总被中国文化所同化。在这种情形下,自然就容易保持主体,和一贯的统绪,东汉以后,佛教逐渐在中国社会发生影响,佛教是一高水准的文化(就精神生活的某一方面说。)它进入中国,后来竟能同我们的本土文化,相处得水乳交融,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的原因极复杂,但主要的一点,是因佛教的基本精神,和中国的文化主流,并不相悖。佛教的基本精神是出世的,儒家自曾点(与孔子同时)起,到周濂溪(宋)、陈白沙(明),也保持了这一出世的趋向。而且隐遁山林,数千年来,早已被视为士人不得志时的正常生活。作为中国文化主流另一系的道家,其基本精神与佛教更接近,佛教开始侵入中国社会的时代,也正就是道家思想风行的魏晋时代,道家成为接引佛教的桥梁。除此以外,佛教能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里生根,一是因佛教经典带来了较严格的思辨方法,一是因佛教具备较精密的心性工夫,这两种方面正可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

到了近代,在中西文化的接触上,与心往的情形相比,显然有了极大的变化,数千年来,中国吸收其他的文化,没有一次不是成功的。但吸收西方文化,已有一百多年,不但未能成功,且引起史无前例的文化大冲突,也发生了极严重的文化问题。中国文化的生命是否仍能延续下去,中国文化是否有很强的涵摄力,都面临到一次空前的考验。中国过去,从来没有过到过一支在各方面都超过我们的文化。而百年来所遭遇的西方文化,却有许多优点(如罗辑、科学方法、科学技术、民主制度、哲学里的知识论,甚至信仰一神的宗教。)为我们所不及,两相比较,也是相异性远大过相同性。这两支陌生的文化,就好像两个巨人在相博,如果以一百年作为一个回合来计算,中国在第一个回合中,是失败了的。失败的原因,无法在这里深论,有一点,是年青一代的人必须知道的:中国人因几千年来,没有遇到过像西方这样优异的文化,所以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总以为中国文化是最成熟最卓越的文化,因此对一切文化都不能平等相待。保持这种观念,最初与西方文化遭遇时,是一味的优越感。自中英战争以后,由于一连串的战事失利,又逐渐兴起普遍的自卑感。优越感和自卑感,都是不平衡不正常的心理。这种心理是造成近代中国文化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要解决中国文化问题,首先必须纠正这种心理。我们希望在下一个一百年中,能成功地吸收西方文化,用事实来证明中国文化的强大涵摄力。不可存报复之心,也不必有求必胜之心,只期望中西议论经受彼此平等相待,宾主交欢。假如将来中西文化能像中国文化与佛教那样,达到融合无间的境地,将是全人类之福。

四、统一性

中国的广土平民,自古至今,一直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在人类的历史中,堪与中国一比的,只有西方的罗马,但罗马崩溃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出现。而在中国,虽也曾因外患内乱的原因,不断造成分裂,不过经过一段混乱之后,总仍能够恢复其广土平民的大一统之局。中国数千年来,所以能够维持统一之局而不垂,原因自然很多,最主要的显然是因中国文化的具有统一性。

由于甲骨文字的被发现和整理,已大致可以看出,在殷商时代就已有了分别大宗小宗的宗法社会,正式实行着封建制度。殷商以后的周代,已确知有一个具有相当权力的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下面虽然也有许多国家,但这些国家,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体,像希腊的诸城邦那样;这些国家的成立,不是经由周王室所分封,便是为周王室所正式承认。所以在周代,就已经是一个封建的统一的国家。周室东迁以后,开始走向衰微,虽经过五霸七雄的对峙,这一个分裂的局面并不太久,就为新兴的秦所统一,是为郡县的统一[17]。秦的国祚虽不久,但继之以汉的统一。从此这一局面,在历史的治乱回圈中,维持了两千多年。这一历史现象,确为中国所独有。现在要追究一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1)统一的文字至少从殷商时代起,中国的文字就有一贯的发展。

史家记述秦已是"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一事实,必早在秦统一以前就逐渐形成。中国的语言极复杂,不要说南方与北方之间有差别,就是同属南方或同属北方,语音之间的差距,也同样很大。但中国却奇?似的,很早就有一种共同的文字。这一事实,在种族的凝聚上,在文化的发展上,尤其在政局的统一上,曾不知发生了多大的功效。在历史上,南北朝时代,有过长期的分裂,元、清两代,且遭异族所统治,中国的文字,不但未遭排斥,且始终为外族所欢迎,而乐于模习。这可以证明中国文字的优异。中国人凭借着它,一方面同化了许多外来的民族,一方面也加强了内部的团结。

(2)思想的提倡

当周末,贵族政治崩溃以后,亲折统一还无法预期的时候,思想的趋向,将是决定下一阶段历史现象的主因之一。当时五霸七雄各据一方,没有一个霸雄之主,真正愿意就一方之土而自安。毫无例外地,都极欲兼并其他的对手,成为天下之主。这虽可从政治人物的权力欲予以解释,而当时各家统一性思想的提倡,不能不说是一重要的原因。除老子小国寡民的主张以外,默默子主尚同,儒家主大同,都是希望政治有一个统一的局面。儒家在那个时代,是最富有理想性的,有一次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可见政治的一统之局,正是儒家的政治理想。孟子又有“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预言,这王者就是能统一天下的有德之君。代表古代儒家晚期思想的礼记,更有“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的思想,这思想便可由孟子的“定于一”衍申出来。这种思想一方面虽可以解释为有助于专制,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人民的向心力,并有助于统一局面的维持。事实上,如果不问政治内容,单从政治形式上看,历史上几个大的朝代(如汉、唐、元、明、清),“定于一”的理想是已经实现了的。

(3)没有强大的邻国

这里所说的“强大的邻国”的涵义,是包括武功和文治两方面。宋亡于元,明亡于清,蒙古和满清,在武功上足以征服中国,在文治上却远为不及,所以在这两个时代,名虽亡而实不亡。假如蒙古和满清有高度的文化,则中国是否能再恢复一统之局,是颇有问题的。假如中国有强大的邻国,当中国衰弱时,趁机而入,即是不全亡,也很可能出现如欧洲般地持久的分裂局面。这个局面,在十九世纪末叶(一八九七--一八九九),列强俄、日、德、英、法诸国,企图瓜分中国时,几乎出现。“九一八”以后,日本在中国发动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极可能使中国陷于长期分裂。从这两点事实看,中国在过去,所以能够不断的保持一统之局,显然是因为没有强大的邻国。

除了这三个原因以外,如中国的地理环境比之欧洲更适宜于统治;又如中国虽然很早就有贵民爱民等思想,但是广大的人民,却始终没有要求政权的自觉。传统中国的政治,只属于极少数人的事,人民除了纳粮和涉讼以外,根本可以和政府不发生任何接触。再加上中国的?业不发达,社会上不易?生政治以外的庞大势力。历史上的暴乱,多半起于粮食问题--即所谓饥民,这问题一旦获得缓和,反叛的情绪也就稳定下去。这种种情形,也都是有利于中国统一性之维持的。

五、保守性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之间,最明显的一点差异,就是西方文化主进步,中国文化主保守。这一差异,也造成了中国现代史上,西方与传统两派的长期对抗。在西化派的心目中,保守的传统派,根本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大障,一天不清除,中国便一天不能现代化。反之,在传统派的心目中,激进的西化派,根本是崇洋、媚外,缺乏国家民族意识的洋奴。其实,彼此所要斥责的所谓西化派和传统派,多半属于各自脑袋中的主观构想,真正在支援这种“自我中心困境”(Eg-centricPredicament)并使之持久的,是深藏于内心,而又不大为双方所自觉的意气。意气大害事,四十多年来[18]的传统西化之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在我们这社会,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不能每一方面都保守,也不能每一方面都进步。西化派在思想上主进步,往往在生活上却比传统派更保守。传统派在思想上虽然保守,但在生活上却一样喜欢用洋货,对子女也一样希望他们学科学,留洋。当双方在争吵时,如能跳出自己的观念圈子,环顾一下身边的事实,自然可以消除不少心中的意气,使彼此的观念逐渐接近,并承认进步与保守都不是绝对的。因此,中西文化之间,纵然有进步与保守的差异,我们只当视为一事实,不必再作善恶优劣的价值判断。盖西方文化中一样有保守主义,中国文化中也同样具备进步思想。社会、文化的演进,常须二者的相互为用。我们把保守性视为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也仅是就事实而如此指陈,没有褒贬的涵义。下面从三方面把这事实做一简单的考察。

(1)保守的现象

(a)从学术方面看:中国的学术大宗在经、史。最早解释经的是传,解释传的有注,解释注的有疏。如周易有十传(又称十翼),有王弼的注,有孔颖达的疏。时代愈后,解释愈繁,内容也愈丰富。这些层层解释,并不必一一为经本文所涵。传、注、疏的作者,往往只是假借经义,发挥自己的思想。从经、传、注、疏文字的累积,不难看出中国思想的一种流变。中国古人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这问题也许不易回答,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即由于中国文字富涵蓄性,结构又不严格,因此言多不能尽意。言既不能尽意,所以不能不经过一再的注释。这问题在此不必细究。要特别指出的是,应用注疏方式的来表达个人的思想,并成为学术的一个主流,持续达两千余年之久,是中国独有的保守现象。经学之外有史学,经、史学在传统的中国,不是独立的两个科目,彼此之间是相通的。历史在中国发达很早,司马迁史记的创例,在人类的史学上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可是这些创例经一创造以后,就很少再有改变,陈陈相因,到近代,和西方的史学比较,就不免落伍。这也说明了中国学术保守的一另方面。

(b)从社会方面看:如果把中西社会做一比较的研究,西方社会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之间,变动的阶段可以明显划分出来。中国社会变动的幅度就很小[19]。例如中国的家庭制度,主张累世同居,喜多子多孙,除了偶然受战乱的影响外,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改变的。又如崇拜祖先的风俗,自殷商以来,一直维持到现在。其他如婚姻制度,也是一样。主张早婚,由父母作主,婚前男女不相面,嫁女要备嫁资等,在传统的中国,都一直风行不衰。直到“五四”以后,受西潮的影响,才逐渐起了变化。

(c)从个人方面看:中国人的保守心习,是举世闻名的。侨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纵然经过几代,仍多能保住中国人的一些特色,便是确凿的证据。在传统中国,一个人活在世上,对“未业”不一定感兴趣,对“现在”也可马虎,但对“过去”,却有一种特别的光荣感。同时也相信古人的智慧、能力超越今人。因此圣贤的垂训,祖宗的家法,不仅视为一种不易的真理,且是个人崇拜的物件。从这一点上,中国人似乎对时间的流动感应不强,而生活在一种超时间的境界里。

(2)保守的原因

(a)思想上的好常恶变:中国文化里的一些原理来自“经”,古人训“经”为“常”,也就是把经里面所讲的道理,视为“常道”。另外也以“经”与“权”为对立的观念,经为正常,权为变通。正常是合理的,变通是不得已。董仲舒曾说过一句名言:“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氏的话,真说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所以说它一种“信念”,不是一种“真理”,因为这话并没有知识上的根据,只是相信其如此。如此知识的观点看,天固然有变,道亦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在变。中国古人既如此喜欢不变,所以一提到变,常常和坏的意思连在一起:如“变乱”,是指“治”之反;如“人心大变”,是指人心的反常和堕落。事实上,变,可好也可坏。在汉以前,古人对“变”这个概念也很重视,周易的“易”就包括“变易”之理,而主张“穷则变,变则通”。系辞传更言“变而通之以尽利”,“功业见乎变”,这些话就比较接近近代西方人的精神。汉以后,为什么这方面的智慧未能发生作用,可能与道统的观念有关。

(b)维护道统:中国文化的核心在道统,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先了解道统问题。有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认为其中存有四种偶像:一、帝系所代表的种族偶像。二、王制为政治的偶像。三、道统为伦理的偶像。四、经学为学术的偶像。又以道统统一一切。古代文化的问题,自然不能如此简单,但指出道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这一点是不错的。道统代表中国人的理想,也是行事的最高原理所在,并且相信这种理想、原理是万古常新的。由于道统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坚强的“定常性”,于是对思想、信念都?生普遍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中国人的好恶--好常恶变。中国的道统中,也许包括一些真理,但绝不包括所有的真理。因此在道统的坚强信念下,一旦遭遇到外来文化强大的挑战时,往往就难以适应。中国近代史的中的文化问题,有一部分就是由于心理的适应不良而?生的。

(c)农业生活的影响:这一点是许多人讨论中国的保守问题时所忽略的。中国自有记载的历史起,就有农业,几千年来以农立国的情形,一直未变。农业对中国人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真是既深且巨。凡是农业的社会,都比较保守。因为农业社会必须有定居,世世代代定居在同一个地方,环境上所遭遇到的变化是极小的,大家的行为,都有成规成矩可循,只要熟习了这一套,便可生活。人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是感觉不出创新有何必须的。农家的生活,主要依赖耕种,耕种所依赖的种子、气候、土壤等条件,都是循环往复,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在靠天吃饭的时代里,人们创造的动机是激发不起的。传统的农业,还没有发展出一套农学,耕种技术,悉依赖先人的技经验,生活最重要的部分既先人所赐,于是对先人容易兴起报恩意识,和追慕祖先的意识。这一些实际的情形,都曾直攘培养了中国古人的保守心习。

(3)保守的功能

(a)加强同化促进统一:前面第三节讲中国文化的涵摄性,曾指出中国文化有强大的同化力。这里要再指出,中国传统的保守精神,曾加强同化力。颜氏家训,中提到南北朝之北齐,有士大夫曾教他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和弹琵琶(胡人乐器),颜之推对这件事深表不满。顾亭林在日知录中,对颜氏大加赞扬。这说明中国士大夫始终固守着传统的信念,这信念是:自古只有以夏变夷,未闻以夷变夏。事实上,中国文化的成份中,以夷变夏的部份也不少,只是古人在心理上总是不愿。为什么不愿?由于保守心习太深。这种心习使中国文化在遭受异族文化冲击时,能坚守壁垒,不轻易被同化。凡是不轻易被同化的,往往能尽同化之功,至少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其次,中国历史上一代一代由分裂而复统一,每次的统一,仍只是恢复原来的形式,原来的规模,重建的理想,往往就在“恢复旧观”。当每一朝的末期,天下大乱,群雄逢起时,也往往以此为号召。新的号召,新的理想,反而不能得到拥护。从这方面看,可知历代的统一,实有保守精神运作于其中。

(b)维持社会的稳定:保守的趋向,地不分东西,时不分古今,都是不可避免的。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总多少有畏变的心理。习故蹈常,人可以顺顺当当地生活,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带来不方便、不舒服。进步主义者,认为这种心理是妨碍社会进步的,诚然。但常常忽略了这种心理也有其不可磨来的功能,此即维持社会的稳定。历史家讲中国历史,认为是一治一乱的回圈,事际上乱的时间数倍于治。在这样长时期的变乱中,社会虽骚动,而未彻底崩溃,保守之功实不可没。传统的家训中,对子弟的要求,常常守重于创。他业,总经冒几分风险;守成,则可以稳定家业。稳定家业,也就我少稳定了社会。保守精神,永远不会被消灭,因为社会有此需要。没有保守精神,就难望有一个安定平衡的社会。

(c)寓创新于保守:这是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现象,也是保守精神的特殊妙用。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汉武帝的“复古更化”运动。“复古”是承继尧舜三代的道统,“更化”是要以儒家的道理改变秦代遗留下来的恶俗。复古是保守,更化是创新,汉武帝把创新的基础建立在保守上,这就是寓创新于保守。后来历史上的几次中兴运动,也有类似处。光武中兴是成功的,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他功业的基础,却建立在儒术上。光武打天下的集团中,固不乏亡命之徒,然多数均属通儒之士。他的功臣,更多习儒术。为近人所熟悉的同治中兴,曾国藩等人也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他们所凭借的也是传统文化。这种复古变今,正所以创新的保守主义的妙用,很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六、崇尚和平

把“崇尚和平”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是很容易发生争论的。从中国历史观察、崇尚和平的事实,固然可以列举许多,相反的事实可能更多。许多研究中国文化的西方学习,他们可以赞扬中国人的中庸之道,自重自尊、好学、服从礼法,与当仁不让等美德,似乎还很少承认中国是一个和平的民族。这因为自中英战争以来,中西双方的接触,常常是透过战争在进行,尤其经过义和团之乱以后,十八、九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方所得一点好感,一扫而空,几乎多数都认为中国是一个野蛮、残忍的民族。这次排外的变乱,影响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声望很大。西方人根据他们一时的亲身经验,遂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作不正确的判断,是情有可原的。一个心智正常的中国人,对义和团的残暴,一定也同样认为是可耻的行为。这种失常的行为,绝非中华民族的特性。相反以的,尽管暴乱的事件,史不绝书,中国文化之崇尚和平,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里简单地举几个例证:

(a)在中国与异族的战争史中,我方极少主动发动攻击,多半是因异族入寇,才起而抗战。抗战胜利,亦能知适可而止,以穷兵黩式为戒。西汉时,有个叫陈汤的,他以单车之使,攻克了西域匈奴遗族郅支强敌,回到国内不但得不到英雄式的欢迎,反受到种种责难。这因为中国有“兴灭国,继绝世”的理想,他们就本于这理想对陈汤加以责难。这理想代表崇高的和平精神。

(b)中国人--至少在士人阶级,是向不崇拜英雄的。成吉思汗,曾横扫欧亚两洲,英雄气概,史无前例,然中国人很少崇拜他的。英雄好战,以百姓为刍狗,故孟子言好战者宜服上刑。中国人所响往或崇敬的帝王,总希望其能开百年之太平。

(c)中国历史上代代都有名将,立大功、建大业,但重文轻武的传统始终不变。在历史上能不朽的军事人物,也往往因其有儒将之风;国人视班超高于李广、卫青,其故在此。重文轻武的传统,虽曾使中国流于文弱,也可以说,中国人的文弱,正因为中国人的崇尚和平。

(1)思想方面的提倡人类所以不能和平,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在权力之争。

权力欲也是人类最深沉最具潜力的动机。古人似乎很早就看到这一点,而以能让为政治的崇高道德。尧舜禅让,不管古史上是否曾有其事,然而数千年来传诵不绝,奉为政治的圭臬,则是事实。孔子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孟、荀都主张“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这些话从现实的观点看,未免太迂阔,也是不可能做到的。然悬为一个民族的理想,使政治人物在从事权力斗争时,多少知所警惕,总是一种有助于和平的思想。到了宋明理学的时代,更主张通过心性的功夫,彻底超化权力欲,这种主张,落在权力人物的身上,也许根本无效,但他们确曾向这方面用过心。张横渠有两句名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前一句代表内圣工夫,后一句代表外王理想。内圣、外王是传统知识份子人生两大目标。开太平这一目标,历史上虽实现很少,思想方面曾自觉地不断提倡,则是事实。

(2)农业生活的影响农业民族和商业民族

、游牧民族的不同,是商业民族好竞争,游牧民族好战斗,农业民族赖自耕自食,既无须争,也无须斗。农业民族不但要居有定所,耕种也需要有定时,因此最怕骚动,最怕变乱。一旦战事兴起,不独征兵征粮,往往流离失所,不得耕种,影响民生。所以中国农民最高的要求,就是能过太平日子。此外,在技术不进步的时代,农民是靠天吃饭的,每遇丰年,农民对天老爷真是感恩报德之不暇。感恩报德的意识,正是有助于培养和不平精神的[24]。

(3)佛教的影响佛教戒杀生,慈悲为怀,在崇尚和平这一点上,较之中国正统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便逐渐渗透入中国民间,至隋唐曾盛极一时。佛教的基本精神,于是为正统文化所吸纳,成为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在隋唐以后的一千多年,佛教对传统社会影响,虽无法做确定估计,但从佛寺的数目和孔庙数目的比较看,至少不在本土文化之下。这种影响是好是坏,暂不讨论,但它曾有效地培养了和平精神,是绝无可疑的。佛教在人类文化中,的确人表促进和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方式,在印度甘地的复国运动中,曾证明其是有效的。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教)中,富有和平精神,中国的传统社会,也足以培养和平精神。但自中英战争以来,因内外的战争,连年不绝,这种精神早已消失了。同时,因工业技术的发达,农业社会的固有精神,已被冲淡。佛教也因西方宗教在中国的普及,对社会的影响,远不能与昔日相比。至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平思想,实只是提供了一些原则,并未曾提出有效的实施方法。这种变化,和这方面的限制,是现代中国知识份子不可不知的。昔日的和平精神,绝不能保证将来仍会是一个和平的民族。中国人要对未来的世界和平有贡献,必须先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个统一、富强,完全现代化的国家,否则对世界和平就谈不上会有什么贡献。

七、乡土情谊

南宋时有个遗臣郑所南,是个画家。宋亡以后,他画兰花,总是让它露着根,有人问道:“为何无土?”“汝岂不知大宋已亡乎?”所南回答着。以“无土”象征国亡,不但表达了他对亡国的惨痛,也透露了他对“土”的情谊。土,对古人是代表生命之根的,没有土,生命就无所依了。

类似的例子,在西方历史上也可以找到。普法之战后,阿尔塞斯和洛林两省的地图变了色,失败者在课堂里,拿来了一撮土,向课堂里的学生发问:

“这是什么?”

“是土!”学生回答说。

“这是哪里的土?”

“这是阿尔塞斯洛林的土。"

“这是谁的土?”

“是我们的土!”

于是全体学生黯然流泪了。

另一个例子,是波兰的大音乐家萧邦,他曾从事波兰的解救工作。但巴黎,不幸竟和一位元贵妇人发生了恋情,于是便松懈了他的解救工作。有一个波兰的孩子,跑去见萧邦,并送给他一撮土,说是从波兰带来的,说罢,便把土放在钢琴上走了。萧邦被孩子的举动感动得波了泪,终于离开了贵妇,继续他的解救工作。

这两个例子,说明西方人一样有乡土的情谊。不过比较起来,不如中国人的普遍深厚罢了。

乡土情谊和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都分不开。并不是要亡了国,才能乡土发生特殊的情谊。

周易襄说:“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礼记的作者又根据这话加以发挥:“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这说明土和道德修养发生了关系。在宗教信仰上,与土的关系更深,中国人不但崇拜天,也崇拜地,与君(或国)、亲、师合成“天、地、君、亲、师”。中国人的信仰是多神的,但在数量上估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神与人之间距离最近的,也是“土地”。“土地”的亲切、慈祥,管着乡间的一切闲事,已是十足人性化的神。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中国人对乡土的深厚情谊。此外,中国第一流诗人陶渊明,是田园诗人,他的诗,充满着乡土气息;这似乎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

最足以反映民间意识的谚语里,更处处流露着乡土的情谊。如“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乡亲遇乡亲,说话也好听。”“宁给挑葱卖蒜的,不给出门在外的(陕西)。”“官大一品,不压乡党(陕西)”“湖广四川的做客,不及在乡间撩削麦(江苏)。[26]”由于中国人乡土情谊重,所以当子女出远门时,父母常常给他一包故乡泥土随身携带,遇到水土不服时,就用泥土冲水喝,以慰思乡之情。

由于中国人乡土情谊太深,所以绝大多数的农民,都安土重迁,老死不出乡。在现代都市里长大的知识份子,已绝难想像传统农村生活的实情。古人描写民间的生活,是“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这不是理想,是写实。在同一村子生活的人,不但熟悉,而且亲密。在熟悉与亲密的关系中,彼此之间的依赖性是很大的。这使中国人对离乡背井,感到是人生一大苦事。读书人有时因出仕,不得不离乡,蛤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最后的愿望,也不过是衣锦还乡。据一位曾旅行过内蒙古的美国人的报导,由中国中原移居内蒙的人,到了这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乡土的情谊,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凝固,不能适应,甚至不能体认其他生活方式的价值。

由乡土情谊,构成了传统的乡土社会,这种社会的特色是:

(1)没有陌生人

传统的乡土社会的单位是村落,他们生于斯食于斯,工作亦于斯,除了极少数因从商或出仕在外的人以外,同一村庄里的人,差不多个个小孩都是在大人们的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们的眼里,也差不多个个都是熟悉的面孔。真是所谓“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人。”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任何一家出了点什么事,很快就传遍全村。这样的环境,对每个人的行为,具有自然的拘束力,和现代都市社区里的生活,是有很大不同的。

(2)生活有地方性

乡土社会的单位是村落,就一个个村落内部说,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就村与村之间的关系,真有点像老子所说的“老死不相往来。”他们所以少往来,是因他们的生活乃自织、自耕、自食,没有这种往来的需要。就因为他们生活往来少,使大家都守着一个孤立的小圈子,于是使中国人的生活涂上了很浓的地方色彩。这种地方色彩,使圈内的人彼此熟悉,对圈子外的人,却是格外陌生,陌生得不能互助,不能合作。

(3)不需要法律

西洋人都惯于批评中国人没有法律观念,他们不知道,中国几千年,都是在不需要法律的社会中过来的。现代社会重视法律,因这个社会是由陌生人组成,彼此不知底细,彼此也就不易信任,于是彼此打交道时,往往怕口说无凭,所以要请个公证人,立张字据,这时候才需要法律。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里,彼此有信任,什么事都可以凭一句话办到,而且绝对稳当,法律自然就无从?生。

自西潮冲击后,传统社会开始进入现代社会,这些乡土社会的特色,逐渐变成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障碍。传统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由于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率的日增,已起很大变化,原有孤立隔阂的社会圈子,业已冲散。由同一个原因,使原来具有浓重地方色彩的生活习惯,发生了难以适应的问题。传统社会不重法律的习惯,在现代社会里也是处处?生流弊。这些问题在过去几十年中,已有部分被克服。其他部分,如果现代教育能发挥正常的功能,也将逐渐克服。唯一留下来的,是一文化上的问题,即一方面要保持乡土情谊这一特色,一方面又希望改善传统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疏远关系,能更重视客观的理想。其间有一矛盾。这矛盾如何解决,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八、有情的宇宙观

从文学的观点看,有情的宇宙观,可以说是各种文化共有的现象。哲学这方面看,中国自原始的宗教起,一直到维系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哲学,始终保持有情的宇宙观不变,这是一独有的现象。

(1)以哲学文学为例

(a)以哲学为例:中国传统的哲学,以儒家为主,儒家哲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仁,仁的基本性质是感通,所以能感通者在有情。因此,由仁不但可以看出中国哲学的心灵倾向,也决定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方向。仁,内在于人说,为人心;超越于人说,又是万物之性。仁周流于人与自然之间,促成人类自然的相感通,人与人的相感通,以及物与物的相感通。从需家的观点看,万物莫不相感通。万物莫不相感通,也就是万物莫不有情。把握了这一观念,然后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程明道“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一类的话,才能懂得。“万物皆备于我”所说的“万物”,并不指物质性的物,而是生机洋溢的生命体。因为万物是生机洋溢的生命体,所以才能说备于我;备于我者,就是说能与我相感通的意思。近人有把“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句话,解释为唯物论的,这是因为不了解儒家心目中的“天地万物”,和唯物论所说的“物”,根本不同。儒家认为天地万物,乃一生化的历程,是一有情的生命体。人一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就是说,人能由感通之道,与天地万物融而为一的意思。了解这一类的玄思,必须了解它的基础是定在情字上:人与人之间的不隔,由于情;人与物之间的不隔,由于情;物与物之间的不隔,也由于情;人与天地万物,统被连系在情的交光纲中,此之谓有情的宇宙观。

(b)以文学为例:中国传统中第一流的文学,不是纯粹写景的山水文学、自然文学,也不是纯粹抒情的浪漫文学,而是融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情景交感的性情文学。例如陶渊明被人千古传诵的一首诗:“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远;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东离、南山、山气、飞鸟,都是常见的景色,陶渊明却体味到其中的“真意”,此处所言之真意,就是人的真性情。陶渊明所见的东篱、南山这些景色,与一般人所见的没有两样,他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是他有真性情。他把他的真性情,投射到外界的景物以后,这些景物也就自然与一般所看到的不同。这便是诗的净化作用。诗的感染力就来自净化的作用。这首读者论坛,有冲淡、虚灵之美,也能使读者在一瞬间,达到自弃忘我之境。在这一瞬,东篱、南山、山气、飞鸟与我之间,已融合为一。就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再举一个大家所熟悉的例子,马致远的曲:“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这首曲,如只止于“夕阳西下”句,还完全看不出有何特别动人处,这首曲子所以感人欲泣,力量全在最后这一句上。这一句代表作者真性情的流露。这一句点出以后,立刻赋予景物以生命,使枯滕、老树、昏鸦,都变成了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小桥、流水、平沙,曾令人联想到世道的艰难;古道、西风、瘦马,更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使外界的景物,都变成生动、有情的存在。从以上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国的哲学与中国的文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学重想像、重直觉、重体会,哲学亦然。这使中国的哲学,与西方的哲学,大异其趣。

(2)形成的原因

中国有情的宇宙观,无论在其形成,发展或保持上,与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都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思想并不是要通过严格的推理步骤去证明什么,它是由审美活动,和宗教情绪两相结合的结晶品。它建立的基础,在情不在智。这种思想模式,据学者们的研究,在初民的社会就很普遍[29]。这一思想模式,在孟子手里,使它与儒家的道德哲学结合,经结合以后,这一思想才获得很大的发展,但基本模式,以及感情的基础,始终未变。从这一意义上看,作为中国哲学基本架构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仍保有很浓的原始意味。说它“原始”,是因在这种哲学里,宗教、审美、道德这三个成分,仍混同不分。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里所说的天,不是物质的纯自然意义的天,而是由原始宗教中的人格神变化出来的生命体。这一生命体是万德之本,也是万物之基,因此人要成德,必须法天。法天之道,是要通过尽心的工夫,达到知(感通)天。孟子的话,使人心与天道之间的关系打通,也是为天与人如何合一法,第一次提了一个理论基础。孟子以后,最能把这一思想做广泛发挥的,是周易的彖传[30],和礼记的中庸。孟子、彖传、中庸,为早期的天人合一哲学,树立了规模。由于这种哲学的基础,在情不在智,所以它并不提供我们知识,却充分发扬了有情的宇宙观。这种哲学,不但发扬了有情的宇宙观,也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重人情。如宗教的情操、文学、艺术的境界,在此都可以获得培养。

(3)价值及其限制二十世纪是一个以科学为主的世纪,人类文化的任何领域,无不为其笼罩或受其影响。

科学的文化,从内容到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许多方面都格格不入。从科学的观点,看中国的有情宇宙观,也觉得无一是处。本着研究的态度,虽深知这种宇宙观,在科学的冲击下,暴露出它的限制和缺陷,但要了解它、批评它,仍不能不从认识它的价值着手。有情的宇宙观,第一个价值,是为中国人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的诗人,这类文学,读来令人悠然意远,有空灵自在之美,并富有一种宗教性的解脱精神。这中意境和精神,为每一个知识份子,在某种情境下,都可能具有。在今日技术发达的社会文化中,尤为一般知识份子所响往。因为这种意境和精神,多少可以使忙碌奔波不息追求的现实人生,停顿一下,清醒一下。从一方面说,这也是各种思想家?生智慧所共具的心境。所以它的价值,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传统的有情宇宙观,也只有在这方面予以保留。在哲学的领域里,势必彻底改变。传统的哲学,因受有情宇宙观的影响,始终未能与文学厘清出一条界限。虽说文学式的哲学,可视为哲学中的一格,但终非正途。哲学的基础,必须建立在智上,才会有它的前途。哲学可以谈宗教,它本身却不是宗教;哲学可以谈审美,它本身却不是审美;哲学可以谈道德,它本身却不是道德;这样哲学才有它独特的领域。这样的哲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的。

有情的宇宙观,第二个价值,是一般的中国学者都常讲到的,却有助于培养人的和平精神。盖认自然万物皆有情,因此遂无与自然敌对的意识,亦无征服自然的要求。在古代儒家中,唯荀子表现了一点征服自然的思想[32]。而荀子在儒家的传统中,一直不被重视。人与自然既无敌对意识,又无征服要求,于是彼此相安复相忘,这种精神转移到人类自身,即有助于彼此的和平相处。问题是这种精神的培养与保持,都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譬如农业社会,与技术不发达等。现在农业社会变形了,技术方面更是日新月异,中国人面临的是一种新的情境,是一套新的生活经验。在农业社会,与人无争,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工商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竞争,不竞争,便要落伍被淘汰。既竞争,人与人便不易相安,更不易相忘。你不能根据这一点,说现在的中国人,不如古代的中国人。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受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在现代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中,如何培养和平的精神,的确是一繁难的问题。这问题的解决,绝不在恢复旧有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那是绝不可能的事。传统的有情宇宙观,在科学的发展中,必然要遭到破坏,现在已不是该不该破坏,破坏早已是一事实。从这事实,不难理解到,有情宇宙观,始终保存在传统哲学中,曾是科学思想停在萌芽阶段,得不到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九、家庭本位

这里所讲的家庭本位,是要从社会方面指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

与西方社会相比较,中国社会最大的特色,是以家庭为社会活动的中心。在传统的中国,简直可以说,除了家庭外,就没有社会生活[33]。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固然生活在家庭的范围以内;少数的士大夫,除偶然出仕外,从生到死,也莫不活动在家族的范围以内。家族就像一个一个人为的保垒,变成每一个人最完全的避风港。中国的家族意识,是不断向外膨胀的,膨胀得使所有的人间关系,几乎都予以家庭化。例如群不只称君,而称君父;臣不只称臣,而称臣子;地方行政首长被称为父母官;统治下的百姓被称为子民;老师可称师父;圣贤则提倡以孝治天下;用人则有举孝廉;国民则互称同胞;最高的理想是四海皆兄弟;和天下一家。在这样一个充满家族意识的社会中,人生自然会以光宗耀祖,兴家立业,衣锦还乡为最高的荣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生价值的表现,不在忠,便在孝,万一败坏门庭,成为败家之子,就是最大的罪恶。中国人相信,只有在家能做孝子的,出仕才能做忠臣,所以说:“国之本在家。”

“家”和“家族”,究竟有什么分别?为什么我们不称传统的“家庭”为“家”,而要称之为“家族”?

家在人类学上的界说,是由双亲和子女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也就是说:家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才存在的。近代西方人,和所有工商业发达的社会,绝大多数的家,就正是如此。家的形成,是由社会事业组织分化的结果。家庭所经营的事务,主要的是生儿育女,其他如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都有专门的团体去负责,不在家庭的分内。在这样的家庭中,夫妇的关系,占着最重要的地位。维持夫妇关系靠感情,这与中国古时旧式家庭的情形,是大不相同的。家的存在,主要任务既是在生儿育女,所以子女在这样的家庭中,象征着双亲爱的结晶,地位也相当重要。

家族与家最大的一点不同,是家族所经营的事务,要比家复杂的多。它不只是一个生儿育女的地方,他如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事务,都包括在其中。传统中国的家,就正是具有这复杂功能的一个社群。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使经济事务必然的被包括在家庭的事务范围之内。法本是处理政治事务的,传统的家庭中却有家法。家庭中有任何纠纷,都是自了,家法就是解决纠纷的依据[34]。祖先崇拜,是中国的宗教,祖先崇拜的仪式,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现在工商社会的人,赚钱要出门工作,有纠纷要求法院解决,信教要去教堂。这些,在传统的中国,都可以在家庭的范围内解决。也就是因为家庭所包括的事务复杂,所以家的结构必须扩大,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面。如果是一个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这在人类学中,称之为氏族,氏族在结构上同于传统的家族。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家族中,是以父权为中心的,父子的关系占着最重要的地位,维持父子关系靠尊卑之序。尊卑属礼,礼是有差距的,往往破坏了家庭间感情的凝合力量。夫妇关系主要靠情感的结合,在这样的家庭里,难免不流于矜持和保留。如果翁媳之间发生龃龉,做儿子的处在其间,就极为难;不得已时,可以出妻,但不能背父。在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庭里,要谈男女平等,是不可能的。

妨碍传统家庭间感情正常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因把现代社会中,由许多专门团体负责的事务,都纳入家族中。社会性的事务总是排斥私情的。在传统的家族中,公事就是私事,公私的界线很难分清。这一点可以说明,中国人到现在仍在许多方面保持着公私不分的习惯,是有其文化上的背景的。此外,古人讲内圣外王,最完整的一系思想,就是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6]。为什么要把外王的理想,建立在内圣基础上?为什么外王与内圣之间,并没有任何界限的划分?如果光从思想史上,是无法了解这些问题的。如透过社会这一层看,就不难看出,这套思想是从传统复杂的家族社群中孕育出来的。

钱穆曾说过:“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37],”说“全部”也许未必,但有相当程度的准确性。所以近代以来,家族意识,和家族组织,也变成社会文化问题中,最大的问题之一,这问题关联的方面很多,这里仅从春对个人的影响列举三点。

(1)重家族轻个人

在一个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里,个人的意见是不被重视的,个人的荣辱也是不被重视的,必要时,可以为了家族牺牲个人。家族需要荣耀,你就得为他贡献才智;家族要维持门风,无论如何恶劣的婚姻关系,仍不允分离。家族为了维护表面和平的家风,每个组成份子,必须敛抑自己的个性,不可伸张。因此,理想单纯、自私、委屈、不合理的容忍诸病,就盛行在家族之中。这样的家族团体,在近代自由民主的新思潮的冲击下,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五四以后,我们的青年男女,就一个一个起来成为旧家庭的叛徒了。

(2)个人未被发现

在家族的生活中,人几乎从未被个别地被了解过。人都生活在种种关系的限制中,不是君,便是臣;不是父,便是子;不是夫,便是妇。尤有进者,这种关系的限制中,并不包涵平等的原则,而是上下隶属的。臣为君所属有,子女为父母所属有,妻子为太夫所属有。这显然妨碍个人理想的发展。个人理想不发展,就不易培养独立自尊的人格。何况人既生活在种种关系的严格限制中,就容易培养依赖性,对年轻人来说,常常养成他柔弱和缺乏进取的性格。这种性格,在现代的青年人身上,仍明显地可以看出来。

(3)缺乏公德观念

在家族为中心的社会,人生的目的既为了光宗耀祖,那么人生的努力,为私不是为公,自无从培养公德观念。前文说过,除了家族,就没社会生活,这是不易培养客观社会意识的。如果有客观的社会意识则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的观念,必将产生。有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观念,则公德观念必随之俱来。因为同样的原因中国人一向没有守纪律的习惯,也缺乏团体精神。另一方面,中国人因重家族情谊,所以凡事重情不重理,这就是中国人人情味特重的来由。人情味重,好处是人与人之间可以少几分暴戾之气,坏处是损坏了社会公理和公德的观念。一个处处讲人情的社会,往往是不公平的社会,因人情常常排斥是非。只有公理伸张,是非明辨的社会,才能慢慢培养起公德观念。

十、重德精神

中国文化的第十个特征,是重德精神,也是最根本,最有笼罩性的一个特征。重德的“重”字,是侧重,重视的意思。我们说中国文化富有重德精神,是和西方文化的重智精神对比着来说的[39]。重德精神,主要以儒家为代表。儒家的道德中,仁与孝,是两个最基本的观念,孝又为仁之本[40]。儒家孝道,有其历史上的根据,这根据,是在殷商时代就已盛行的崇拜祖先的宗教。上古的祖先教,演变出儒家的孝道;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个古老的宗教。作为儒家思想基础的仁,是从周代礼乐的反思中悟得出。孔子的生长的时代,正值礼坏乐崩,礼乐已不足维系人的生活。孔子的一个理想,就是重要建礼乐,恢复礼乐对社会的功能。怎样重建法?孔子的看法是,礼坏乐崩,是由于人心的堕落--失去了仁,要重建礼乐,必须先恢复仁心。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话,正证明孔子是以仁为礼乐之本的。所以孔子道德思想的重心,遂落在践仁这一点上。

下面说一说儒家道德思想中的几个特色。

(1)发现先验的道德原理先验(apriori)一辞,借用自康得哲学。

依康得的解释,先验,就是先乎经验的意思。凡是先验的原理,都是不必要经验来证明其为真。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属于这种先验的道德原理。要了解儒家的道德,这一点必须要先把握住。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只要我要求实现仁,那么仁就可以实现。实现仁的条件,既不依靠知识,也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经验成分,唯赖人的意志。孟子说得更清楚,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我固有之”,就是先乎经验之意。仁、义、礼、智,是儒家的四大德目,也代表儒家所厘订的主要行为规范。这些德目,在具体的表现中,各有其特殊的内容,但根源上却为人心所固有。孟子著名的四端[41]之说,就建筑在这一基本信念上。而性善论,则又是通过四端之说来证明的。

孔孟既视道德原理为先验的,这一认定,也决定了道德工夫的主要方式。孔子的道德工夫主要在践仁,所以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孟子的主要工夫在扩充四端,所以说:“凡有四端玩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孔孟把道德工夫,是看得十分简易的,也无须借重知识。后来陆象山说,“我若不识一字,也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正是传统儒家一贯的想法。

(2)道德判断诉诸直觉

人生活在现实中,总常常说这个对,那个不对;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真,那个假;这就是判断。科学的判断,要根据观察、实验;历史的判断,要根据历史的事实,而诉诸本心直觉之一念。假如人内心清明,不被欲念所蔽,那末直觉的一念定是至当不易。这就是儒家重视正心、诚意工夫的原因。心正意诚,而后从事道德判断可以无误。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王阳明说:“良知为知是知非之心。”“智”和“良知”,就是直觉活动。良知为人的本心,根据人的本心,就能知道谁是谁非,这就是直觉的判断。这种判断的能力,照孟子说,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完全与生俱来,与知识是毫无关涉的。

(3)道德理性与本能相对反

儒家看人,主要由两个成分组成。一个是道德理性(仁、善性、善心、诚、良知、天理皆属之。),一个是本能(欲,人欲属之。)人顺着道德理性的表现,可以成贤、成圣;人顺着本能滚下去,便同于禽兽。于是道德理性和本能完全变成互相对反的观念。论语:“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刚”代表坚强不屈的人格,欲是嗜欲,嗜欲的人说不得称刚,这证明孔子把道德理性表现的刚,与嗜欲的本能,视为不能相容。孟子在这方面发挥很多,如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还有大体小体,贵心贱身之论[42],都是把道德理性与本能视为对反的。到了宋儒,由于佛教禁欲主义的推波助澜,于是盛倡“存天理,去人欲”之说,使道德理性与本能完全推向两极端:多去了一分人欲,便多增一分天理。在这一点上,使儒家与佛教,精神的基本趋向,就很难分辨了。

(4)坚信一切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基础就是道德。

道德为一切文化的基础在西方文化中,文学、政治、经济等,很早就有各自独立的领域,在这些各个的领域之间,也再没有一个笼罩性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情形大不同。在近代以前,文学、政治、经济等,从来没有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学科。在中国文化中,有“一本万殊”的信念,于是坚信一切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基础就是道德。中国传统中讲道德,不像西方人讲道德只限制在人生的范围内,而是弥漫在文化的一切领域。因此,中国的政治理想是“德治”,文学理想是“文以载道”,经济的理想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如教育、法律,也莫不以道德为基础。从这一面看,中国文化实由“重德”而流于“泛德”,这是任何其他文化传统中所少有的现象。

文化与管理(hairong)每天学一点企业文化管理。

查看功能栏可搜索内容或服务。

任何意见和建议可添加小编LBB。

商务合作及业务咨询,专家入驻请联系罗老师

企业文化实用书籍、服务及解决方案,敬请查看“海融文化旗舰微店”

↓↓↓↓↓↓

文化与管理(hairong)每天学一点企业文化管理。

查看功能栏可搜索内容或服务。

任何意见和建议可添加小编LBB。

商务合作及业务咨询,专家入驻请联系罗老师

企业文化百宝箱系列:

福利丨企业文化管理百宝箱汇总50期(-)

福利丨企业文化管理百宝箱汇总50期(-)

福利丨企业文化管理百宝箱汇总60期(-)

福利丨企业文化管理百宝箱汇总50期(-)

福利丨企业文化管理百宝箱汇总60期(-)

福利丨企业文化管理百宝箱精彩汇总50期(-)

福利丨企业文化管理百宝箱内容汇总期(-)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疗效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xiaowanjia.com/cygn/8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